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殊教育论文

教师评职称论文范文如何采写真实亲民好报道

发布时间:2015-04-07 13:50:02更新时间:2015-04-07 13:53:08 1

  本文是一篇教师评职称论文范文论述了如何采写真实亲民好报道,选自期刊《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国家级教育期刊,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旬刊。本刊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
  [摘 要]文章结合国内新闻宣传实际案例和笔者自身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记者如何缩短与新闻现场和新闻中“人”的距离,以及缩短这两种距离对新闻采写的重要性。

  [关键词]缩短距离,新闻真实,人文关怀

  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经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还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战火还不够近。”这句话用在新闻摄影上很适用,放在新闻写作上亦是如此。和拍出好的摄影作品一样,好的新闻稿件也需要记者真正做到俯下身子、深入基层,来到新闻一线、来到新闻现场,最大限度地缩短与新闻的距离。这里所说的缩短与新闻的距离,就包括缩短与新闻现场的距离和缩短与新闻中“人”的距离。只有缩短、甚至消除了这两个距离,才能最大限度地贴近新闻真实,才能写出真实而又亲民的好文章。

  一、缩短与新闻现场的距离,还原新闻真实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宣传指导原则,即“三贴近”原则,一直是宣传思想战线改进和加强自身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其中所谓的贴近实际,其实就包含缩短与新闻现场距离的含义。这不但要求记者本人要最大限度地接近甚至亲自到达新闻现场,还要把自身的精力和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新闻事实上来,以达到还原新闻本身的目的。

  近年来,信息通讯水平的提高给记者的采访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条件。很多新闻线索只要打一通电话、发一个邮件、要一份材料,无需亲自到场就可对新闻事件了解个大概,甚至事半功倍,这无疑成为新闻采访过程中的有益补充。然而,就像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些方法虽然化繁为简,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采访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简化采访工作的同时,也必定造成某些新闻素材的流失,从而造成新闻资源的浪费和失真。而在新闻工作中常常出现的“拿来主义”、“听来主义”无异于隔空打牛。听风是雨,隔着幕布看风景,这种做法必定无法窥见新闻的全貌,甚至导致假新闻、错新闻的产生。2003年7月某报刊刊发了一条题为《奇!橘子树上结南瓜》的消息,并配有图片,消息说记者在果场里看到一颗橘子树上长出了一个直径10厘米的南瓜甚是稀奇。此文一出遭到科研部门的强烈质疑,后经核实消息中所谓的“橘子树上结南瓜”不过是人为的恶作剧,为虚假新闻,成因是新闻记者轻信通讯员提供的信息,在本人未到现场核实的情况下,直接在通讯员来稿上,导致虚假新闻的出现。虽没有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但不实的新闻报道给报刊和记者本人的名誉和公信力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无独有偶,2006年7月某媒体刊发《XX市面出现注水西瓜》的文章同样被证实是虚假新闻,而其成因也是因为记者片面听信群众举报电话,在未做实地采访和没有核实新闻源真实性的情况下草率成稿,以至于消息一经刊发,造成当地西瓜大量滞销的不良影响。而即使深入新闻现场,要是采访不够深入也会造成新闻失实的发生。这样的例子也已屡见不鲜。因此说,缩短与新闻现场的距离,记者不单要让自己的双脚走近新闻,更要把自己的眼和心也一同贴近新闻。

  保证新闻真实是记者的职业底线。如果没有新闻真实,那么一切的努力都将白费,而且有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引导,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古语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媒体公信力的建构和记者自身行业形象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细节的疏忽、遗漏,甚至失实就有可能造成记者本人甚至一家媒体从此“失去人心”,更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记者在从事新闻采写的过程中,要时刻抱有怀疑和探索的精神,一定不要图巧、图省事儿,每个环节都应尽量做到“亲力亲为”、“眼见为实”、深入采访,并认真核实信息的准确性。其他途径只可作为采访工作的补充,却不能完全代替深入新闻一线的主体地位。切忌过分依赖单一消息源、模糊消息源和匿名消息源,这些消息源未经核实都可能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即使碍于某些特殊因素的限制,记者无法深入到新闻现场采访,也要最大限度地理清采访线索,多方调查求证,并认真核实新闻源的真实性、准确性,确保新闻报道准确真实。

  二、缩短与新闻中“人”的距离,增进人文关怀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记者柴静曾在她的《看见》一书中写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柴静的话无疑道出了记者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和现象。

  作为传播资讯和文化的载体,好的新闻报道与记者对新闻中“人”的关注程度密不可分。要写出真实而又亲民的好文章,除了要缩短与新闻现场的距离,更要缩短与新闻中“人”的距离。这里所说的“人”既包含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也包含普通受众。

  从事新闻采访,必定免不了要与人打交道,这不但考察着新闻记者的采访经验和技巧,更考察着记者的沟通协调能力。好的新闻作品无一不是记者以关切、平等和尊重的姿态与被采访者进行沟通交流的结果。换言之,要给予被采访者以尽可能多的关注。要学会从被采访者,乃至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提出问题。了解被采访者的真实感受和受众的真实需求。这也就是新闻伦理中所讲的记者要具备的人文关怀。然而,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在近些年来的新闻报道中从未间断。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就明确规定,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维护采访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尊重采访报道对象的正当要求,不揭个人隐私,不诽谤他人要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注意保护其身心健康。而在实际报道过程中,一些记者往往为了挖新闻、抢新闻,只关注新闻事件而忽视了当事人的感受。比如,在某些灾难报道中就曾出现记者反复追问死者家属感受和强迫被采访对象回忆某些痛苦过程的事例,导致被采访者精神上遭受“二次伤害”,甚至多次伤害。虽然挖出了很多细节,但却漠视了当事人的感受,让整篇新闻报道显得冷酷无情。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也明确规定,新闻不得宣扬色情、凶杀、暴力、愚昧、迷信及其他格调低劣、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但一些记者或媒体为博眼球、博受众,不惜大篇幅宣扬罪案细节,甚至用暴力和色情图片增加视觉冲击力,丝毫不顾及其对读者和观众的感官影响。甚至产生负面引导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其成因无外乎是我们的某些记者和媒体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与新闻中“人”的亲近感,没有把自己的心与眼真正投入到被采访人和受众的关切上来。

  人们常将新闻记者比作“无冕之王”。19世纪初英国《泰晤士报》总编辑托马斯・巴恩斯曾认为,新闻从业者就像第四等级、第四种力量,具有极大的独立性和极强的话语权。虽然不是真正的王,却有着王的自由与权威。这也是“无冕之王”这一称号的最早出处。然而,在笔者看来,记者更应该是一位平民,一位随时可以转变角色的平民。除了应该具有“王”的意志之外,他更应该有平民的姿态。当他走进工厂,他就是一名工人;当他踏进军营,他就是一名军人;当他深入田野,他便是耕作的农夫。记者只有真正来到百姓身边,贴近他们,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真正体会到群众的声音,才会知道人们究竟难在哪、需求在哪、变化在哪,才能真正做到为百姓鼓与呼。

  正如柴静在书中所言:“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只有用真心去沟通,用真情去体察,用真爱去关注,才能看见一个真实的状态,写出真实亲民的好新闻。

  参考文献:

  [1]新闻记者培训教材2013.人民出版社.

  [2]郭光华.十二年中国新闻新闻奖作品中

  人性内容的演进 [J]. 新闻记者, 2003

  (4).

  [3]柴静.看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teshujiaoyulw/5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