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殊教育论文

留守儿童如何预防性侵犯

发布时间:2017-08-19 14:32:40更新时间:2017-08-19 14:33:37 1

  在广西偏远地区,留守儿童现象很多,因为地处偏远,村民人数少,且警力不足,治安较差,家长也没有儿童预防性侵相关知识,很多受到性侵害留守儿童都是因为单独在家,或者上学、放学路上受到侵害,嫌犯常采用诱骗方式侵害儿童。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儿童性教育论文。

幼儿教育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偏远地区留守儿童预防性侵犯意识和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6所中小学927名学生和61位教师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留守儿童17名,访谈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学校校长2名。结果:在被调查的学生中,66.7%的儿童能够识别陌生人;15.9%的儿童不了解隐私部位的概念;29.2%的儿童在别人对自己的触摸(抚摸)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时,不会告诉家长和其他大人;34.2%的儿童认为男孩不必担心别人会触摸其隐私部位;31.8%的儿童认为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只有异性。68.0%的教师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很有必要进行性教育,仅仅6.0%的教师主动对学生顺利地进行过性知识的教育。结论:广西偏远地区农村儿童预防性侵犯能力有待提高,应重视儿童预防性侵犯教育。

  【关键词】广西偏远地区;儿童;预防性侵犯

  2016年3月2日,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发布了《2015年性侵儿童案件及儿童防性侵教育统计报告》[1]。报告指出:在整个2015年,有340起儿童被性侵害的案件受到媒体报导。每天都约有1起儿童性侵案件被曝光,这个数字,还不能完整反映中国儿童受侵害的现状,实际发生的远超曝光数字。留守儿童遭受侵害的事件屡屡发生,而大部分性侵伤害事件都来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2]。更严重的是留守儿童在长期独居生活中并不能有效获得性安保的基本常识以及性安保技能。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受到性侵害的机率要比其他儿童高很多。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居住在广西比较偏僻的地方的儿童,详细掌握他们预防性侵害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帮助偏远地区儿童提高性安全能力。研究结果能够为广西偏远地区中小学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提供借鉴,并呼吁广大社会各界为保护儿童做出更有成效工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6所中小学,调查对象为三年级到七年级所有师生,对927名儿童以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其中回收到的有效问卷有910份,有效率为98.2%;有61位教师参加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82.0%。本调查中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周岁到18周岁,鉴于儿童的理解以及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所以我们本次调查的对象年龄为8周岁至15周岁,平均年龄为12周岁。同时,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深入访谈留守儿童17名,访谈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校长2名。

  1.2调查方法

  在查阅了有关国内外对农村留守儿童预防性侵犯研究的文献[3-10]以及相关报道的基础上,主要参考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晶琦教授自行编制的调研问卷[11],并根据百色市的实际情况,自行编制调查问卷。为了便于量化统计,以选择题为主。每个问题回答正确记1分,答错、不知道、不确定或没有回答记0分。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班主任老师组织学生在教室内进行问卷调查,由调研人员现场发放问卷,测试前宣读统一的指导语,答完后当场收回。教师的问卷由被调研学校的校长统一发放给教师,并收回。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资料

  本次调查的学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52.7%)略大于男生所占的比例(47.3%),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0~13岁之间(66.7%),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60.0%)较非留守儿童(40.0%)大。由于父母的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父母和子女共同生活的牢固的传统家庭变成了不完整的留守家庭。百色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隔代监护(36.5%),其次是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28.0%),亲戚监护和单亲监护分别占18.0%和17.6%。见表2。

  2.2广西偏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性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性安全环境的比较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身体的隐私部位识别”上回答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5.9%的农村儿童不了解隐私部位是指什么部位。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所处的性安全环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预防性侵犯意识和能力比较

  在我们的调查中,“如果一个同学的哥哥(或爸爸)让你跟他两人一起去找走失的猫(或狗……),会找个借口拒绝”的非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68.1%)大于留守儿童(65.4%),而“一个男人故意向几个小孩暴露隐私部位,认为这个男人的行为是性侵犯”的非留守儿童(48.6%)的正确回答率则低于留守儿童(58.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预防性侵犯意识和能力的其它条目回答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2.4教师对儿童开展性教育的态度和教育行为68.0%的教师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很有必要进行性教育,20.0%的教师认为还不到时候,不支持在小学阶段进行性教育。只有42.0%的教师所在的学校有开设青春期性教育课程。仅仅6.0%的教师主动对学生顺利地进行过性知识的教育,32.0%的教师从来没有主动进行过性知识的教育。学校在实施性健康教育时,教师认为他们会遇到或已经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中国人对“性”很忌讳,缺乏宽松的社会环境(38.5%),其次是“不知道怎样回答孩子的问题”(25.3%)。见表5。

  3讨论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发现广西偏远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性保护意识基本处于同一个低水平,即预防性侵犯意识十分薄弱。我们认为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该地区普遍的儿童性教育缺失。在广西偏远地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造成家长对于性话题的天然敏感,以及对儿童性侵犯的无知[12],导致家长从来不对儿童进行性教育。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在预防性侵犯方面都面临着同样的教育困境。同时调查结果表明,儿童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所应接受的性安全教育,以及防范性侵犯的知识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总的看来,在被调查的910名学生中,有33.3%的儿童不能清楚地识别陌生人,当别人说认识自己时,可能会上当。当外出时,有陌生人跟踪,有40.0%的学生会选择偷偷躲起来或者找警察。在警力不足,治安巡查和检查较为缺乏的农村,显然找警察是不能应急的。在假设情景,如果一个同学的哥哥或爸爸让你跟他两人一起去找走失的猫或者狗时,有20.5%的学生会没有防备意识地跟着走。有调查报告称,高达70.0%的儿童性侵犯案都是乡邻或亲戚作案,很多嫌犯利用儿童的好奇心迷惑儿童,或者更是利用小礼品或少量钱财进行诱惑[13,14]。玛丽斯特普国际健康组织西安你我健康服务中心,从事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研究的相关负责人周女士说:“农村人们相互之间朴素的信任,让留守儿童和他们的家长,都疏忽和放松了这方面的防范,加上孩子不懂得自我保护,农村初中和小学期间的性教育缺失,使农村孩子更容易受侵害。”这也提示我们在开展儿童预防性侵犯教育时,要让儿童明确熟人也可能对自己进行侵害。本调查发现,有29.2%的儿童在别人对自己的触摸(抚摸)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时,不会告诉家长和其他大人。在我们的研究中,假设“有人要求你对触摸你的私密部位进行保密”,竟然有17.4%的学生表示会保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遭受性侵害的儿童一般不敢说出来,这也导致一些已遭受侵犯的儿童长时间都受到侵害。已有研究[15]:大多数儿童侵害案的施害人可能都会多次作案。有研究者[16]表明:被曝光的,被相关部门注意到的儿童性侵犯案件可能只是少之又少的一部分。这提醒我们,真正发生率远远要多于被披露的。本调查发现:对于假设情景是邻居叔叔让小红(9岁)摸他裤子里的隐私部位,并威胁她,不听话就一顿毒打,有2.1%的儿童表示为了不挨打,听邻居叔叔的话,这也表明有一部分儿童由于心智不成熟,经不起威逼利诱。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30.0%的儿童认为他人触摸男孩隐私部位的做法并没有必要在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研究者关注的是女童遭受性侵犯,然而以往有研究表明[17]触摸男孩的隐私部位的做法,也是性侵犯的一种,所以我们有必要强调在性安全教育方面,男孩和女孩同样重要。在本研究中显示:有31.8%认为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只有异性,这也使儿童对同性的成年人放松了防范。这一结果与董泽松等[18]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在访谈中,留守儿童比例较多的一所学校校长说,他们学校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并有较多离婚家庭的孩子,他们妈妈大多来自外地,嫌穷而生下小孩就撒手走人,留给老人带小孩,等孩子能上学了,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学校。大部分祖辈或者其他监护人满足于照顾好孩子的吃饱穿暖,没有对孩子进行预防性侵犯教育的意识。可见,大多数孩子由于缺少责任监护而任其自流,基本上都没有形成性保护意识,导致容易遭受性伤害。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面对这些不完整的家庭,学校将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包揽上“爹妈”本应该的责任,对儿童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在我们访谈中,问到“与父亲或者母亲多久通一次电话”时,回答“一周之内一次”的占64.7%,“一个月一次”的占11.8%,“几个月一次或更久”的占23.5%,通常,父母与孩子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学习成绩、吃穿住日常生活、安全等话题,而对于孩子的心理关爱几乎没有。大部分父母虽然关爱留守在家的孩子,但是当地人对性总是“闭口不谈,避而远之”的传统观念,不好意思和孩子谈性,认为长大了自然便知。在本次调查中,当问到“你身边是否有性侵犯的案例?”,明确说身边有的,有3起。A:一个女孩说,以前她读书的学校,男老师在喝醉酒时在办公室强迫一个女同学与他亲吻,吓得这同学哭着回教室。B:在他们村有一所小学,一个读六年级的女生去老师办公室请教练习题,结果被老师强奸了,最后老师被开除了,女生也转学了。C:在周末,因父母外出走亲戚,一个女孩单独留在家,家门就敞开着,被村里的一个熟人强迫发生了关系,父母回来时发现女孩全身的血,后来父母觉得羞耻没让女孩在附近读书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打工去了,不知死活,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女孩的踪影了。这3起性侵案件,可能只是当地同类事件的冰山一角。这些数据和案例表明:广西偏远地区农村儿童的防范性侵害意识相当薄弱。警示我们,对广西偏远地区儿童进行预防性侵犯教育是刻不容缓的。通过学习预防性侵犯基本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保护自己的意识。

  阅读期刊:《幼儿教育

  是由浙江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幼儿教育刊物。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首届浙江期刊方阵精优期刊。本刊以幼儿园教师、幼儿教育理论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栏目设置  理论前沿、课程与教学、老师发展、儿童发展、研究综述、家庭与社区教育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teshujiaoyulw/63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