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项目管理论文

剪力墙结构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1-02-26 11:56:03更新时间:2021-05-13 14:15:04 1

  剪力墙结构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

  魏望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剪力墙结构滑模(下称滑模)施工技术是混凝土工程和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场地占用少、安全作业有保障、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施工方法。本文作者结合相关的应用工程概况和研究资料,对液压滑动模板的工作原理特点做了总结,然后针对该工程的滑动模板的安装和主要施工工艺做了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液压滑动模板;建筑结构;施工技术

  前言

  滑模工艺始创于二十世纪初,随着提升机具和模板结构的不断改进,特别是液压设备和自动化调整、控制技术的应用,使滑模施工工艺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如今滑升模板施工法己经成为现浇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快速有效的施工工艺之一,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工程概况

  某商业办公大厦建设为36层,地下室3层,裙楼5层,该办公大楼的主楼5-33层为写字办公楼用,34-36层为屋顶机房用房。核心筒由几个方筒及两片剪力墙组成,呈中间对称。筒体的壁厚主要有500mm,400mm,300mm,200mm四类。从1-33层内筒厚度无变化,外筒厚度从下至上的变化为500mm(1-6层)、400mm(7-16层)、300mm(17-33层)。半筒与半筒之间是用连系梁联接,核心筒内设电梯6台,楼梯间两处,以及电缆井与管道井。核心筒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2-7层)、C40(8-17层)、C35(18一26层)、C30(27-33层)。每米筒身混凝土用量为30m3(以第6层筒体计算),钢筋用量为2.34t。

  本工程核心筒位于塔楼平面的中心,四周为框架柱,柱与筒之间用框架梁联接,结构框架上下位置没有大的变化,特别适合于滑模施工。内部核心筒采用滑模施工,外部梁板柱采用现浇施工(内滑外浇)。标准层施工的关键工序是核心筒施工,提高了核心筒的施工速度,也就提高了结构施工的速度,结合本工程柱、梁多变的特点选择使用了该方案。

  2滑动模板工作原理分析

  滑模装置主要有模板系统、施工平台系统、提升系统和施工监控系统组成。由于其提升系统主要采用特殊的液压千斤顶,通过安全高效的液压系统来提升模板所以也称为液压滑模法。

  滑模的模板系统采用的是滑升模板,滑升模板是现浇混凝土工程的一种活动成型胎模,主要由工具式模板和提升机具两部分组成。工具式模板一般是由许多块1.2-1.5m的标准模板,按设计的截面形状连续组拼而成。即在两侧模板(或内外模板)之间,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活动套槽。施工时,在提升机具的作用下,工具式模板可沿垂直线、斜线或曲线向上滑升。混凝土由模板的上口分层(每层厚度一般30cm左右)向套槽内浇灌,当模板内最下层的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一般要求在1-3kg/cm2之间),模板套槽即依靠提升机具的作用,沿着已浇灌的混凝土壁向上滑升一段高度(一般30cm左右)。这样,一边向模板内浇灌混凝土,一边将模板向上滑升,使已成型的混凝土不断脱模。如此连续循环,直至达到设计的高度,一般情况下,在整个工程施工完毕之前,模板不必拆卸和重新组装。

  3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

  3.1滑动模板安装技术

  (1)安装顺序

  滑模装置的安装顺序依次为:滑模装置安装前准备→支撑段轨道→工作段轨道→拆装段轨道及上部固定→牵引机具及滑板就位→操作平台及附属设施。

  (2)预拼装准备

  根据滑模装置设计核对轨道系统、模板系统和牵引系统的各部件的规格、数量并检查其质量,并认真归类编号和登记,选择合适的场地,做好预拼装准备。

  (3)轨道预拼装

  根据施工要求选择不同节长的轨道组合,按支撑段轨道、工作段轨道、拆装段轨道的顺序进行轨道组装固定,并进行轨道预安拼装检查。检查轨道架间距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轨道工作面的平直度是否满足规范和施工需要,尤其是检查轨道接头连接处是否紧固,检查接头连接处在工作状态下受力后变形情况和轨道面的平直度,是否有扭曲、弯曲现象,总体评价轨道系统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4)滑板验收

  检查滑板各处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滑板面平整度是否符合规范和施工要求,检查正、反滑块及侧向滑块的位置及加工质量,总体评价模板系统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5)设备安装调试

  轨道预拼装、模板系统、牵引系统检查合格后,认真检查其他配套设备到位及使用情况,包括支撑钢管、钢丝绳紧线器、地锚、独杆吊、安装工具等。设备及工器具一切就绪后,安排操作人员就位,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然后进行调试。先挂好手扳葫芦,将牵引端U形勾挂在滑板挂孔上固定,然后吊放滑板到拆装段轨道上,扳动倒退把,利用滑板自重放滑板到工作段底部,往复扳动前进手柄,牵引滑板滑升。

  3.2滑动模板主要施工技术

  (1)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旨在放出横缝线,同时标出设计基准位置线,便于安放止水带和绑扎钢筋。基面验收合格后,校核分仓线,确定板块的平面位置和顶部收仓线。

  (2)钢筋制安

  筒体分两个半筒流水施工,因此构件堆放也应按两份堆放,水平钢筋的加工长度一般控制在6-8m,竖筋一般不超过6m,滑模平台上不可一次堆放过多的钢筋,更不允许集中堆放,尽可能沿筒体外壁均匀堆放。

  筒体暗柱箍筋可一次绑到上一层板面上1.2m位置,水平筋根据滑模的速度边滑边绑。暗柱竖筋在板混凝土浇筑后采用竖向电渣压力焊,接头位置在板面上1.5m,每层只设一次接头。

  粱筋的形状应制成便于钢筋绑扎的形状,根据梁筋在筒中的锚固长度来确定在筒体上的预留洞口的大小,洞口尺寸可比锚固长度大100mm。楼梯钢筋的锚固采用在墙上留洞的办法,梯板筋锚固长度较短,墙上不必设通洞,只留设约为墙体厚度一半的扁洞就行。

  (3)混凝土施工

  浇筑时严格要求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搅拌时间配合比及外加剂的掺加必须严格控制,塌落度根据施工条件选定,一般控制出口混凝土塌落度为1~3cm,尽量选用小的塌落度,避免浇筑时泌水外流。

  滑模采用薄层浇筑,浇筑过程中平仓时,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cm。开始浇筑时先将滑板上升50cm左右,浇筑企口内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放下滑板,滑板宽度范围混凝土分三次填料浇筑到距滑板工作面上沿5cm,然后开始滑升滑板,注意填料不得太饱,避免骨料散落到侧模顶面造成滑板抬升,及时清理侧模顶面。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单棒振捣,振幅和频率不宜过大,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激振半径为50cm,插入间距30~40cm,插入深度25~35cm,避免激振力偏大而加大混凝土上托力。待混凝土入仓后,仓面振捣人员每隔40cm左右进行斜面振捣,振捣时间一般控制在10-30s,插入要快,拔出要慢,以浆液泛出不再出现气泡时停止振捣,以免振捣连续时间过长或振捣时间过短而影响混凝土面板质量,振捣时不得触及滑板和钢筋,熟练工专人振捣,避免欠振、过振和漏振,振捣上层时必须深入下层5cm,以防层间衔接不良。

  (4)滑模滑升工艺

  滑模采用薄层浇筑,均匀提升,即做到“勤动、慢速、少升”,滑板每次滑升不超过30cm,两次提升间隔时间应大于15min,正常气温情况下不应超过30min。

  在滑升过程中,要求两边牵引必须同步,固定熟练人员专人负责手扳葫芦的滑升,两边要摆幅摆速一致,均匀用力,若手感有异,立即查找原因,不得强自用力。浇筑过程中浇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总体指挥、入仓平仓、插入振捣、滑板滑升、模板查看等专人负责。专人查看轨道及滑板是否变形移位,查看滑板滑升是否平衡,滑板与轨道侧向间隙是否均匀,每个作业面指定专人指挥,做好滑升配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滑升停止后,专人负责安全器等安全保险措施。

  塔吊范围内滑模装置采用塔吊拆除和移位,塔吊范围外采用简易独杆吊拆除和移位。拆除时先将滑板牵引到轨道拆装段,指挥起重机具将滑板安全固定,然后拆除牵引系统,将滑板移出,最后人工拆除轨道系统并转入下一段安装。

  (5)滑模装置拆除

  在筒体滑升至顶层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即可开始拆除滑模,拆除滑模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拆除方案和安全措施,加强拆模组织工作,实行统一指挥,模板拆除应先外后内,利用塔式起重机吊整片拆除,地面解体。在电梯井筒的墙体预留孔洞,搭满堂架支撑平台板;按轴线分段整体拆除外工作平台、提升架外立柱,模板给水、用电管路;拆除液压千斤顶及液压管路、控制台;拆除内围圈内模板及内工作平台。

  (6)质量保证措施

  成立滑模指挥小组,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施工中实行定点、定人、定岗位,严格交接班制定;有关人员必须熟悉设计图纸,施工前要向操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施工中严格遵守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严格控制滑模组装质量,凡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必须立即改正;混凝土要严格按设计配合比配料,试验人员应根据气候条件、滑升速度等因素,选择最优配合比,并按规定制作试件;滑模滑升速度的确定与变更,操作平台纠偏方法的确定与实施均需得到滑模指挥长的签字批准;应专人负责检查钢筋、预留筋、预留洞的规格数量和位置是否正确、绑扎是否牢固、是否影响模板滑升,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结语

  经合理配制的大型化滑模装置,拼缝少、组合刚度大,配上异型模板可以组成各种复杂的平面形式,通用性强,周转次数多,滑模施工装置的研制和滑模技术的应用可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建设精品工程、增强企业技术素质、树立企业形象和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

  2.高任清,王彦航.仓中仓库壁滑模同时滑升施工技术.施工技术.2005(3)

  3.王立久,李振荣.建筑材料学.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4.刘显刚.筒仓结构滑模施工质量控制.建筑技术开发.2002(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angmuguanlilw/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