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心理学论文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探索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8 10:36:38更新时间:2022-02-28 10:36:38 1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发展的特点,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就业难等问题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为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部分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并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活动,希望通过这些课程和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然而,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使得心理健康课程的作用大打折扣,而且一些极端危机事件仍会发生。由此可以发现,部分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并未充分发挥有效作用。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探索与研究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如今,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缓解他们的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减少极端危机事件的发生,还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有利于学生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积极心理的发展特点

  1.智力水平提高

  青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个体的智力发展一般在18~25岁达到高峰,而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阶段,因此,其智力水平会逐渐达到最佳状态。

  2.自我意识逐渐成熟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视野的开阔,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其独立性、创造性、敏锐性、批判性也不断增强。大学生注重内心的分析和体验,从而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变化;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被尊重和理解;注重自己的形象,能够规划出理想的发展模式,但真正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可能会出现偏差。

  3.抽象思维日益完善

  随着大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其抽象思维水平逐渐成熟,并能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消极心理的发展特点

  1.无动力、无方向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普遍将考大学作为人生目标,而一旦高考完成、升入大学,人生就没有了方向。部分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他们更多将注意力放在娱乐上,且只享受当下,没有确定新的人生目标。

  2.敏感、冲动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曾称青春期为“疾风怒涛期”,而青春期情绪最大的特点为敏感、冲动。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使得大学生对外部刺激反应迅速且敏锐。因此,一些大学生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情绪低落,也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情绪高亢。部分高校极端危机事件的发生大多是因为大学生的敏感和冲动。

  3.从众、功利化

  从众并不局限于大学生群体,但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更为突出,而“人云亦云”是对从众最好的解释。部分大学生的一些行为是由从众心理导致的。例如,谈恋爱在大学校园中较为普遍,但是,部分学生谈恋爱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想跟风周围的同学,从而不受到其他同学的轻视。一方面,谈恋爱可以缓解大学生内心的空虚,消除孤独感;另一方面,谈恋爱可以满足大学生的虚荣心。有些学生看到别人成双结对,而自己形单影只,会产生自卑的情绪,而谈恋爱可以消除他们的自卑感。事实上,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但是这种不严重的心理问题却并不容易得到解决。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经常是在心理咨询室解决了问题,但是,当他们走出心理咨询室,仍然会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例如,部分学生存在寝室人际关系的问题,他们在咨询过心理医生后,可以重新认识问题,并且掌握解决的方法。但是,部分学生在回到寝室后,仍然不能正确处理寝室的人际关系,只能再次预约心理医生。因此,短期的心理咨询只能暂时消除学生的负面心理症状,并不具有长期性。要想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师要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及时了解并纠正大学生错误的想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课程,心理健康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更注重学生内在心灵的体验和行为的改变。高校设置心理健康课的目的是让大学生建立危机预防意识,希望大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全面地认识自己、悦纳自我,并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课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性作用,并且在课程设置、课程评价、课程组织等方面存在问题。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已经开设了一段时间,但是,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课程的课时少、内容多、学生人数多等方面,这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当前,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还未实现小班授课,每节课班级的人数都有上百人。在这种情况下,师生的互动较少,且教师很难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共同构成了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本人进行的自我评价,另一种是领导、同事、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一般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课堂测验、期中测验等;终结性评价是指在课程结束后,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1]。

  (二)教学观念不合理

  当前,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为了完成任务。并且,一些任课教师也认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没有用处,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并不到位,认为上课主要是讲解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真正的需求。

  (三)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专业性不强

  根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高校应当按照不低于1∶4000的师生比配备心理健康教师。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师人数较少,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些高校需要其他任课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师[2]。例如,部分高校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可兼任心理健康教师。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虽然有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背景,但是他们缺少相应的心理教学技能,会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除此之外,大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师既要负责心理咨询工作,扮演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还要负责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扮演心理健康教师的角色。多重身份会使他们的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四)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不高

  第一,心理健康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因此,该课程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也较高。学生只有主动思考、用心感受才能够形成共鸣,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考试科目才是应该重点学习的科目,而心理健康不是考试科目,不需要认真学习。因此,部分学生不愿意上心理健康课。第二,部分心理健康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课程内容枯燥,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因材施教,只是机械地给学生“灌输”知识,与学生的互动性较差。这样一来,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感,且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这会使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路径

  (一)完善课程体系

  针对我国部分地方院校没有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问题,笔者提出四个方面的改进措施。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课程高校可以根据现有师资情况,完善课程设置。例如,高校可以统一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具体的课程内容可由院系相关教师根据本学院特点自行调整。此外,高校可统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活动,逐渐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2.构建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如今,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线下教学模式、线上教学模式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讲授法,还可以在课堂中融入专题讲座、团体活动,并引入案例分析、心理测试、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3.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年级的心理健康课教学内容有所不同。例如,大一年级主要以入学适应为学习内容;大二年级主要以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方法为学习内容;大三年级和大四年级则主要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压力应对等为学习内容。4.创新心理健康课程考核方式心理健康的考核应该以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态度为依据。高校可以设置教师评价、同学互评等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让学生乐于探索、乐于创新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重难点的设置、教学时长的设置上要多加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多与学生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此外,教师的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并且对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应对、危机应对等方面的内容要重点讲授。

  (三)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都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二者的根本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思想与心理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二者都涉及精神领域,且相辅相成。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快普及速度。例如,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集体观念的培养。但是,在大学中,不同学生选择的课程不同,且没有固定的教室,集体活动的时间较少,因而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较为困难。高校的心理健康辅导一般以班级为单位,例如,大学生刚入学时,教师会组织新生开展团体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班级成员,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此外,通过参与游戏,学生能够获得参与感、归属感,并提高自信心。大多数高校的心理辅导以沟通、分享为主,在沟通的过程中,学生既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能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困难。

  (四)提高教师人格魅力,增强师生互动

  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心理健康教师要以身作则、积极向上、待人真诚、尊重他人。这样既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也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部分高校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上课只是为了获得学分,学习的自律性和主动性较差。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健康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团体协作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的思考: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1):166-169,188.

  [2]张志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9(12):169,171.

  [3]王明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教法》[J].社会科学家,2021(2):171.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探索与研究》来源:《教育信息化论坛》,作者:李艳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nlixuelw/7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