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论文

职称论文发表范文报纸会消亡吗

发布时间:2015-01-30 11:51:17更新时间:2015-01-30 11:51:43 1

  摘 要:自广播电视诞生以来,关于报纸是否会消亡这一话题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在网络及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的情况下,这一论题正由一个理论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实践问题。正视并对这一话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对当前报业乃至整个传媒业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和重要价值。笔者在梳理学界理论及现实实践的基础上,支持"报纸消亡论"。

  关键词:职称论文发表,报纸消亡论,不灭论,共生共荣论

  一、问题的提出

  自广播电视诞生以来,关于报纸是否会消亡这一话题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而今,新媒体的出现,再次猛烈冲击纸媒的生存根基,已经开始严重影响纸媒体的生存。

  2005年,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报纸: 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中,运用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1972- 2002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分布图和1972- 2002年日报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通过对前者的分析,他预测道:到2015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0点;通过对后者的分析,他做出了以下预测:如果用一把直尺将图中的线顺势延长,那么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也将归于零。这两个预测,特别是"日报读者将归于零"的提法经过媒体的报道,对世界报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尔・盖茨和默多克等都曾对此加以引用;日本原每日新闻总编歌川令三在《报纸消失的日子》一书中明确指出报纸消失的日子是2030年;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根据报纸读者的代际老化规律,于2005年11月做出了"在30 年后,报纸将无可救药"的预测;2006年,他再次撰文提出:"在2030~2035年之后,报纸将无可救药"。

  与此针锋相对的观点是,报纸不会消亡。有学者指出,人类思想不息,人间纸媒不死。[1]

  报纸的命运,会被互联网、手机这些涌现出来的"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吗?报纸媒体面对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真的会消失吗?

  二、文献综述

  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及业界的讨论,关于新媒体对报纸媒体冲击这一问题大致有三种看法。

  一是消亡论。"报纸消亡论"是近年来在世界报业影响较大的一个假说。早在2000年,北京青年报策划了《网络时代报纸会不会消亡---张朝阳与喻国明对话录》一文,对网络兴起后报纸是否会消亡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支持这一论断的学者认为,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纸肯定会消亡。

  早在1977年,麦克卢汉就提出了放大、过时、再现和逆转的"媒介四定理"。正像其他媒介产品一样,报纸也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盛极而衰更是媒体演进的规律。挪威媒体顾问艾里克・威尔伯格 (Erik Wilberg)博士认为,在报纸的发育期、成长期、震荡期、成熟期和衰落期五个阶段中,欧洲的报纸,特别是北欧报纸目前已经走过成熟期,进入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衰落期;罗伯特・皮卡德(Robert Picard)教授则把西方报纸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15世纪以前是"引入期",15世纪初至19世纪末为迅速增长的"成长期",20世纪是平稳的"成熟期",进入21世纪以后处于缓慢下滑的"衰落期"。[2]

  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认为,报纸在网络媒体的大兵压境下,总有一天束手待毙,这是先进媒介战胜落后媒介的必然结果。他认为,传媒发展有个"质媒移动灭失规律",即附载信息的介质经过移动才能传播信息的,会在更便捷的媒介出现后逐渐大宗消亡。[3]

  二是不灭论。这一阵营的学者认为,报纸永不会消失。

  有文章指出,关于传播方式的预言已经"升级换代"太多,诸如广播会取代报纸、电视会取代广播、网络会横扫一切……事实是,预言过去了那么长时间,我们依然会早餐或晚饭前后在家里读报、开车走在路上听广播,闲暇时打开电视。究其原因,不同传播介质决定了其存在的价值和特定传播空间。就算报纸的纸质载体消失了,报纸也不会消失,只是其存在的介质发生了转变而已。和文字由竹简为载体转由以纸张为载体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消失的是载体,而并非报纸本身。

  有学者指出,传统纸质媒体是商品,但它又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个物质化了的思想和精神的载体。今天人类的思想和精神活动是已经深刻地为经济、发展、金钱、数字所捆绑,但要说思想、文化的光芒就此被罩住,承载思想和文化的纸质媒体的使命就此终结,恐怕也太短视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人类还有真正的凝视(而不是浏览)、阅读和思考,还有精神承担和思想传承的需要,纸媒的未来就还在。[4]

  三是共生共荣论。这种观点认为,报业会受到新媒体很大冲击,规模缩小,通过重组改良而与新媒体共生共存。相对于报纸来说,广播电视也曾是新媒体,它们非但不是报纸的掘墓者,相反,报纸与它们达到了共生共存。每当一种新媒体诞生时,就有人宣布报纸的死亡,然而报纸还是顽强的生存至今,只是它的生存遭遇了又一次的挑战。报纸和新媒体各有各自的优缺点,如果报纸能够看到新媒体存在的缺陷及其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性,进而利用自己独具的优势条件,取长补短,趋利避害,报纸与新媒体的关系可以使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借鉴、互动发展的互补关系。未来人们并不是不再需要报纸,新型报纸结合了视频信息、音频信息以及和受众互动功能之后,才能更打动受众的心。任何一种媒介从它诞生以来都没有消失过,正像汽车的普及挽救了广播,使得它重获了新的生机一样。报纸和数字技术电子技术的结合也将使它获得新的生命。[5]

  综上所述,对于报纸是否消亡,赞成、反对、调和三种学说各有各自的依据和论断,各不相让,争论不休。

  三、分析批驳

  笔者认为,不灭论和共生共荣论从局部看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全局看有其偏颇性。

  1.驳“共生共荣论”。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所谓“共生共荣”是一厢情愿的事。2012年12月,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旗下的首份iPad付费报纸《每日》(The Daily)也宣告于月内停刊,令一场纸媒向新媒介终端延伸的尝试无疾而终。如果说德国两家报纸的倒闭象征着纸媒传统模式的终结,那么,《新闻周刊》的新动作则意味着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全新转型。然而《每日》的停刊却犹如当头棒喝,这是否说明,纸媒真的已经到了濒临灭亡的悬崖边缘,即使数字化、多媒体化和移动终端化也无法挽救它的命运?[6]   2.驳“不灭论”。有人说,总有些人喜欢纸媒体,报纸不会消亡。还有人说,报纸现在已经、或将普遍变成网络报纸,永远不会消亡,这是正常的媒介转型,没有必要关注这个问题。后一种说法偷换了概念,把报纸版式和报纸混为一谈。我们预测的是报纸消亡,而不是报纸编排形式的消亡。

  笔者认为,“不灭论”是经不起理论和实践检验的。

  从理论上讲,清华大学王君超对“报纸消亡论”作过较为全面的梳理,他从四个方面对此作了学理分析:一是从传媒的发展规律看报纸的“宿命”,二是从传播技术的替代性看报纸的“劣势”,三是从阅读习惯变化看新媒体的前景,四是从产业成本的角度看报业的高消耗。他认为,报纸像其他产品一样,也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包括发育期、成长期、震荡期、成熟期和衰落期。电报、寻呼机等曾各领风骚,但也先后退出了历史舞台,报纸恐也难摆脱传媒演化的规律。同时,报业的成本投入远远高于互联网,而这高出的部分主要是新闻纸和印刷设备,其中新闻纸就占报纸成本的六七成。[7]

  有学者认为,如果我们区分"纸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纸张作为大众媒体介质的存在",并且区分"个体层面上人对纸张的感情"和"大众媒体组织的理性商业决策"的话,我们就不难得出"纸质大众媒介最终将消亡"的结论。

  第一,有人同样从媒介技术发展史的角度指出,历史上新媒体从来就没有完全取代过旧媒体,因此,报纸当然也不会被取代。这是一种"从历史推知未来"的归纳法,它忽视了两个因素,即作为可以"吞噬"此前所有媒介类型(书籍、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的"媒介之王",互联网具有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电视没有取代书籍、报纸、杂志和广播,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不能取代这些媒体,更何况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很容易被取代的纸张。

  第二,有人认为,尽管纸张不一定会继续作为大众媒体介质存在,但由于还会有对纸张的小众需求,所以它仍然会存在。毋庸置疑,对纸质媒体的小众需求(古旧书籍和艺术作品等)仍会长期存在。但是,首先,这样的小众人群所需要的纸质媒介,不是作为大众媒体介质的纸质媒介,满足这类小众需求的纸张已经脱离其新闻媒体属性,与我们当下所讨论的"纸质大众媒体的未来"并不相关。其次,即使这些小众需求数量足够大,同样出于商业利益考虑,由于这些领域的成长性有限,媒体组织也会谨慎投资于这样的领域。

  第三,有人认为,"人是怀旧的动物",总会有人因怀旧而坚持使用纸质媒体,所以,纸张作为大众媒体仍会存在。这是一种感情干扰理性的判断。所谓"感情"从来就没有在媒体的商业决策中占有过任何位置,阅听者也不会纯粹因为某种感情而持续选择使用某种媒介。而且,我们对纸张的恋旧也许是因为我们恰好是跨越纸媒和电子媒体的一代人。试问,90后对"前互联网时代"基本没有记忆,他们会对之有所留恋吗?当我们这些跨界一代全都老去,我们的后代们会对纸张时代有所怀念吗?答案显然是"不会"。

  第四,有人认为,中国目前还有很多刚会识字的人群,"而且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从来没有订阅甚至阅读过报纸。假如仅仅做到让中国每个家庭至少订阅过一年报纸,对报业就意味着翻几番的发行潜力"。其言下之意是,纸质报纸还可以高枕无忧几十年。该观点似乎很有说服力,但体现了一种媒介使用习惯的线性发展观,即认为人们总是先使用纸质报纸,然后使用电视、互联网等。然而,在当前多样的媒介选择前,新识字群体完全有可能跨越报纸而径直使用门槛更低、口语特征明显的电子媒体。只要看看当今流动人口使用手机和互联网的多还是纸质媒体的多,结果就很清楚了。[8]

  有学者从环保角度讨论:如果大胆假设,在环保主义政策的压力下,新闻纸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得以大幅提高,旧报纸的再生产治理也被课以重税,报纸的迅速大宗消亡也不是绝对没有可能。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宏观背景下,2010 年 5 月 13 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在“加大重点污染物防治力度”中明确将“印刷”行业列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范围。显然,报纸印刷业已经遭遇环保政策的挑战。[9]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上海市新媒体研究中心"研究员邓建国指出,在大众报业的投入产出计算中,纸张成本一直都是关键因素。1441年德国金属匠俗登堡发明了铅板印刷。1605年德国的斯特拉斯堡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但是,由于受到高昂的纸张成本和低下的大众阅读水平这两个因素的限制,直到20世纪初,商业化的大众化报纸才出现。纸张如何来之不易,可以从以下史实看出来:直到1776年,北美马萨诸塞州的法院还通过立法要求每个居民区都必须设立专人收集可用来造纸的破布;为了节省纸张,直到1818年,在英格兰印刷面积超过22×32英尺大小的报纸还会受到惩罚,而这差不多正好是现在《纽约时报》的大小;当时的美国人苦苦寻求廉价的造纸材料,先后尝试过大麻、松果、土豆、石棉等等;造纸商还一度从埃及运来整船整船的木乃伊,将裹在其上的亚麻布拆下来做成纸张。1840年代,专门用于大规模生产植物纤维纸浆的机器终于出现了,纸张的价格才开始下降,而高速印刷机也同时面世,这才使得所谓"便士报"(penny paper)成为可能。大众化报纸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进而出现。

  报纸的发展史说明,在市场经济中,主导大众媒介组织运作的一直都是商业逻辑,而不是其他。尽管纸质介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许仍会存续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大众媒介组织以逐利为运营原则,关注的是投资回报,考虑的是生死存亡。今天,在报纸的生产成本中,纸张占比仍高达60%-70%,而报业当年的高利润已好景不再。如果纸张已经成为其负担而不是获利凭借时,媒体就削减或干脆剔除掉纸质。[10]

  从实践层面看,一般认为,有读者是报刊生存的基础。但2012年停刊潮颠覆了这一观念。有的报纸有读者,仍然难逃停刊厄运。

  12月8日,《德国金融时报》结束了其在德国纸媒市场12年的奋斗历程。从这一天起,这张在德国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正式停刊。停刊原因是该报创刊以来从未赢利过,12年赔进2.5亿欧元。欧洲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就是德语报纸,由出版商约翰・卡罗鲁斯于1605年在斯特拉斯堡创办。据德国报纸发行人协会统计,德国现有日报347份,周报26份,周日报6份,总发行量为2400万份。14岁以上人群中,每千人有279份报纸,远高于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德国人爱阅读在欧洲是出了名的,尤其是火车上,多数人会看书读报,很少有人聊天。14岁以上人群中,现在仍有2/3经常读报。既然报纸有读者,《德国金融时报》、《法兰克福评论报》又都是业界口碑不错的报纸,为什么会相继倒闭?其中第一个致命的因素是,德国许多小企业更愿意将广告投放到互联网,因为互联网的广告费仅为报纸的1/10。其次是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变化。许多报纸的网络版是免费的。既然有"免费午餐",何必再去掏钱。[11]   四、支持有条件的“消亡论”

  笔者支持有条件的“消亡论”。

  清华大学刘建明认为,报纸大宗消亡的重要条件报纸消亡是有条件的。 凡是不依赖市场生存的报纸,由其他渠道提供办报资金,免费提供给读者,自然不会消亡。所有的机关报,包括我国的党报都有强大的资金后盾,不会被网络逼向绝境。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消亡的报纸是充分市场化的报纸,报纸消亡首先发生在报业市场程度比较高的国家。

  报纸消亡还取决于新闻网站或网站新闻频道是否成熟和完善。我国目前的新闻网站或网站的新闻频道还不是健全的新闻媒体,他们没有独立采访权的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难以见到网络媒体记者。网站没有记者,不能向受众提供自己的独家新闻,难以同传统媒体进行真正的竞争,在媒介和广告市场上最多同传统媒体"打个平手"。今天网上的信息完全来自网民和传统媒体,网络对信息源的接近与获取处于附属和被动地位,这种现状保持下去,报纸的优势不会丧失,有影响力的大报就始终占有赢利的机会,报纸只能减少而不会消亡。

  报纸的优势在于对内容的分析形式,网络的劣势在于不宜刊载长篇的文字稿件。在电脑上长时间阅读光显文字,读者十分疲劳,难以防范辐射带来的危害。尽管电脑要向无鼠标、无键盘、智能化、大屏幕和遥控操作方向发展,但只适合演示视频画面和短小的文字信息,永远取代不了报纸思想分析的长处。即使将来大量新闻类报刊消亡了,以深度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报刊可能存活下来,因为注重解读新闻事件背景与趋势的长篇分析能给读者提供思想与智慧,是网络代替不了的。但它们的数量极为有限,它们只能满足一部分特殊人群---官员、外交家、知识界和市场分析人员的需要。所以,将来要消亡的是大宗的新闻类报刊,以深度报道和时事评论为主要内容的少量报刊仍有市场。[12]

  总之,报业作为传媒业的重要生态元素,自身的生态平衡也将事关全局。认识报纸消亡的生态意义比拯救报纸更有价值,当读者不再为报纸消亡的心理强迫而忧心如焚,当业者不再为报纸消亡的经济损失而扼腕叹息,当社会认识到报纸消亡也是进化论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这个时候齐心协力重塑报业的新生态,我们失去的也许仅仅是一张报纸,而获得的将可能是一个全新的报业。[13]

  注释

  [1]雷启立:《传统纸质媒体是否会消亡――不断创新的纸媒长生不老》,《文汇报》(沪)2012年115期第B页

  [2]王君超:如何解读和应对“报纸消亡论”? http://qkzz.net/article/47a24b52-765c-4e02-aec4-61fc71308cac_2.htm

  [3]刘建明: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4319728.html

  [4]雷启立:《传统纸质媒体是否会消亡――不断创新的纸媒长生不老》,《文汇报》(沪)2012年115期第B页

  [5]报纸消亡论 - 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570603753.html

  [6]《新闻周刊》转战背后:当纸媒融入“新经济”-新闻频道-和讯网http://news.hexun.com/2012-12-28/149613923.html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nwenlw/4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