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前教育论文

儿童诗《先是一条蛮牛乱撞》文学文本解读

发布时间:2011-02-25 11:44:02更新时间:2011-02-25 11:44:02 1

    摘要:文学文本由于重于表达,重在读者找寻意义过程的滋味,因此文学文本有如谜语般需要读者耐心拆解,阅读文本的味道也由此而来。台湾作家叶维廉所作的儿童诗《先是一头蛮牛乱撞》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滋味十足的意象组合和符合诗性的韵律,形成了童心世界和成人思维激烈碰撞而又相互融合的阅读效果。本文主要从语言特性入手解读文本,揭示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在意义,并以这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作为提供给中小学语文教师解读儿童诗的一种参考方法。
    关键词:儿童诗;文学文本;儿童文学
有国内的儿童文学研究人员把儿童诗的概念界定为:为儿童创作的,以优美的韵律和凝练的语言抒写儿童情趣和心声,并与儿童的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相适应的诗。他们还指出:儿童诗必须保证有隽永风貌的诗的情韵情致,有滋味十足的诗的意象,在韵律表现上强调诗性诗味。台湾作家叶维廉的诗歌《先是一条蛮牛乱撞》完全符合上述儿童诗的标准。其原文是:
先是一条蛮牛乱撞/然后是蛮牛撞入了教堂/不料教堂建在一条船上/而那船啊/摇摇荡荡在发浪上/我们不去想/我们不去想/因为那头发啊/是属于一个闭目凝神的小姑娘
    人们认为儿童诗是浅语的艺术。《先是一条蛮牛乱撞》文本确实运用了浅显的文字行文,阅读难度不大,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然而,从内容上看,文本仿佛在述说着一件在生活中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文本描述蛮牛乱撞的情景我们可以理解,至于蛮牛撞入了教堂的情节我们觉得尚算合理,但建在船上的教堂在日常生活中颇为少见,至于船在女孩的头发上摇荡更是不可思议。这样的内容难免让我们成年读者感到十分茫然,只能凭着主观感觉把诗歌的总体特征概括为“具有丰富的联想性,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阅读教学上,可以采用让儿童按照诗意画图的方法进行解读”云云。
    但是,培养儿童发散性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作者写诗的时候为何偏偏安排如此趣怪的情节,让读者读得“不知所云”呢?难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最终目的,只是纯粹地以提高儿童的联想能力为目的吗?对于这样的论调,笔者不敢苟同。在我看来,如果能从语言特性入手对文本进行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文本所蕴含的意义远不在此。它所呈现的是一个童心世界与成人思维激烈碰撞与融合的精彩场面。
    下面,笔者将在意象层面上对儿童诗《先是一条蛮牛乱撞》进行的分析解读,力求证明笔者所提观点之合理。
    一、意象分解
    在文学层面上关于意象的定义,有学者引用文学批评家路易斯(C.Day Lewis)的一句话进行解释:“意象是文学绘的图画。”如此看来,《先是一条蛮牛乱撞》文本中所提及的意象依次分别有:“牛”、“教堂”、“船”、“发浪”、“头发”、“小姑娘”。找出文本的意象,是分析文本的前提条件。下面,笔者将站在读者的角度审视文本。
    从意象的属性看来,“牛”、“教堂”、“船”、“发浪”、“头发”、“小姑娘”都是人们在视觉上所能接受到的事物。其中“牛”属于动物意象;“教堂”、“船”、“发浪”、“头发”是静物意象;“小姑娘”是人物意象。
    我们根据文本内容可以推断,在广阔无垠的田野上有一头牛不知何故四处乱撞。从日常生活逻辑上理解,蛮牛乱撞所能到达的地点(意象)有:“教堂”和“船”,但绝不可能撞倒小姑娘的头发上。所以我们姑且认为文本呈现的“牛”、“教堂”、“船”三个景物(意象)属于实景,而“发浪”、“头发”、“小姑娘”属于虚景。
  这时我们可以发现文本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实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ueqianjiaoyulw/2198.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提高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