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音乐论文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美

发布时间:2011-02-26 10:47:09更新时间:2021-03-19 10:54:28 1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美

  张磊

  (鄂州职业大学艺术系,湖北鄂州43600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背景,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美进行了深入的认识与剖析。提出应充分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现代化技术加以传播,在音乐教育中传承。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意境美;

  1前言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本体感受。音乐的美能令人陶醉,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人忘却个人的利害得失关系,让人进入最纯洁的意境。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音乐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二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美。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我国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认识其意境美,既有助于促进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助于发挥其审美价值,为现代社会服务。因此,我们既要加强研究,加强探索,努力建立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又要通过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加强学生爱国热情与民族主义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2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它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我国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迹为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具有悠久历史的论点提供了佐证。根据考古发现,中华民族在音乐方面的觉醒起始于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新石器时代的华夏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当时先民们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等乐器,这些原始的乐器展示了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对乐音的控制及审美能力。根据古代的文献记载,我国远古的音乐文化已具有了歌、舞、乐三者结合的艺术特点,其中,葛天氏氏族中所谓“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就是典型例证。新石器时期乐器还发现了骨哨、埙、陶钟、磬、鼓等,这些乐器分别出土于我国不同地区,时间跨度大、分布区域广,充分说明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音乐艺术的繁荣,表明了它们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主要使用的乐器。其中,钟、磬、鼓在后人的社会音乐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至于埙、哨和骨笛等古乐器在今天的各种音乐舞台上也时常出现。夏、商两代的乐舞已经改变了原始氏族乐舞为氏族成员所共有的特征,更多地成为奴隶主私人所有。从表演内容看,乐舞已渐渐改变了原始图腾崇拜的性质,转为对征服自然的人进行歌颂,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于是便出现了歌颂夏禹的乐舞《大夏》。商代巫风盛行,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男巫),他们是最早以音乐、舞蹈为职业的人促进了这一时期的音乐舞蹈艺术的迅速发展。在夏代已经出现了用鳄鱼皮蒙制而成的鼍鼓,商代时已有木腔蟒皮鼓和双鸟饕餮纹铜鼓以及制作精良、脱胎于石铧犁的石磬。除此之外,各种打击乐器也相继出现。西周和东周是奴隶制社会由盛到衰、封建制社会因素日趋增长的历史时期。西周开始在宫廷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宴享娱乐中不同地位级别的官员规定有不同的使用乐器与舞队的编制。周代还建立了到民间采集民风与音乐的制度,广泛收集民歌以方便统治者观风俗、察民情,这给后人保留下了大量的古代民歌,后经孔子之手编篡成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周代民间音乐生活丰富多彩,各类音乐活动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伯牙弹琴、钟子期知音的故事即始于此时,它反映出了精湛的演奏技巧、完善的作曲技术以及人们欣赏音乐的能力。近代,在运用传统音乐为素材进行音乐创作方面,聂耳、冼星海、刘天华、黄自、赵元任、吕骥、贺绿汀、马思聪等人都作过有关的尝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解放后,在中国高等院校民族乐器演奏教学得以进一步发展,展开了有关民族音乐理论教学的多方面探索。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我们既应当加以整理、总结、升华,使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

  3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美

  自从音乐形成以来,音乐都要表现一定的思想。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审美表现方式不同,中国传统音乐讲究意境美,陶冶情操是首选。意境美是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音乐中是作品通过声音境象,在情与境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境界。

  3.1生命律动的意境

  意境的本质特征是“生命律动”,即展示生命本身的美。中国传统音乐虽然不同于西乐借助和声、复调、配器把主题表现得具体、逼真,而把主题表现得抽象、深邃,但中国传统音乐所运用的旋律能体现“生命律动”的思想和情感。西乐的往往是静态的、固定的,而中国传统音乐则是动态的、游移的,表现生命律动的,注重用心灵体会自然、人生、社会。在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是把宇宙境界与艺术意境视为浑然一体的同构关系,人之心,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可以映射宇宙。有一种人心虽小,但可以装得下整个宇宙的思想观念。由于宇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形式,中国传统音乐所表现的对宇宙境界的体验就是一种生命律动的体验,而音乐意境恰恰就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乐记》的“音由心生”的观点,强调心的作用,重视内心感悟的审美取向,认为音乐意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中国传统音乐在长期的发展中因独特的审美取向,展现出精致优雅的生命弦律。在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历史时期,音乐在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在劳动中,在各种庆祝典礼、纪念活动、宗教活动、婚丧嫁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召唤我们去爱、去崇敬、去哀悼,它激发集体的情绪——它令人兴奋,使人平静,叫人斗志昂扬,让人潸然泪下,音乐使这些场合中的情绪上升为伟大的生命韵律。音乐意境作为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有表真挚之情、状飞动之趣、传万物之灵趣几方面的特点。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都从历史传统、现实需要和生活环境里,找到了与之适应的音乐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如《梅花三弄》用深邃来表现作者对梅花的高洁气质的理解和感受,并用从容的旋律、节奏,和清脆、晶莹的音色将这种生命本体感受表现出来。其内容和效果均很注重在心理感受之上的意境,在音乐思维中表现出对生命的某种体验和领悟。

  3.2虚实相生的意境

  中国传统音乐追求幽婉、深邃、淡泊的含蓄美,视虚实结合、阴阳相辅、意象共存为最高艺术境界。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音乐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传统的意境美。意境的结构特征是虚实相生,较实的因素称为“实境”,“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中国传统音乐虚实相生,既追求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闲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又趋向于表现“虚无”的意境。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无意精确鲜明,它借助于悟性、直觉,它是主题之外的一种审美特质。道家创始人老子主张“淡兮其无味”,他强调:“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之下,庄子主张:“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这种思想观念影响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虚境”,给欣赏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虚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是实境的升华,这种意境美至今仍有巨大的美学价值。

  3.3中正和谐的意境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之一就是“中和之美”。中传统音乐“和”的取向是多方面的,既包含人与自然的“和”,也包含人与人的“和”,还有音乐内部诸要素的“和”。我国第一部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对音乐的界定是:“乐者,天地之和也”。追求人与自然“和”促使中传统音乐中经常出现山水、月、渔樵等主题,如《高山流水》《潇湘水云》《水龙吟》《秋江夜泊》《月儿高》《关山月》《二泉映月》《渔歌》《樵歌》等众多曲目。这是由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古代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自然界力量来决定收成的好坏,人们寄希望于自然,因而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奉为最高准则和理想目标。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决定人际和谐和群体和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实现了人际和谐,做到均平,才不致于引起争斗,才能保持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这种以人际和谐为基础,实现群体和谐,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全人类乃至人类与自然有序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音乐对于“和”的追求与表现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视“和为五音之本”,将“以和为美”的原则确立为审美和艺术活动中的普遍准则和最高要求。早在《尚书》所记载的远古时代,就有“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的思想。明末清初著名琴家徐珙所著的《溪山琴况》中对中国古琴艺术的论述中就明确指出:“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琴乐之“首重者”,就是“和”。《礼记》卷三十七,《乐记》中说:“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是也。”《荀子•乐论》中说:“乐者圣人之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音乐的中正和谐意境不仅诠释了自然美,也展示了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使天、地、人达到了统一和谐。

  4结论与建议

  中国传统音乐注重在心理感受之上的意境,追求幽婉、深邃、淡泊的含蓄美,运用一定的旋律体现“生命律动”的思想和情感,在音乐思维中表现出对生命的某种体验和领悟。视虚实结合、阴阳相辅、意象共存为最高艺术境界。并追求“和”的表现形式,视“和为五音之本”,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充分体现了“以和为美”的思想,它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因此,充分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重视对民族文化的发展,通过现代化技术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思想,通过音乐教育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

  参考文献:

  [1]石敖金.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浅析[J].音乐研究,2008,(16):22-24.

  [2]龚妮丽.中国传统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转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6-102.

  [3]王兵,胡锦霞.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美学特征[J].艺术教育,2008,(5):74-75.

  [4]中国音乐美学传统的现代价值再创造[J].艺术百家,2005,(4):84-86+90.

  [5]李亚萍.刍议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的传承[J].四川戏剧,2007,(6):104-10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yinyuelw/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