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证券论文

关于融资瓶颈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

发布时间:2011-02-26 11:42:06更新时间:2021-04-22 10:39:05 1

  【摘要】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群体,是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瓶颈、遭遇“严冬”考验的情况下,政府应该积极作为,不仅要推出各种政策措施,而且要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对中小企业予以坚决有力的支持。惟其如此,才能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御寒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关键词】融资瓶颈,企业,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近年来,银信部门受体制、风险和社会信用的困扰,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一直处在若即若离的状态,融资难的问题已日益成为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瓶颈。近日,笔者就中小企业发展及其融资现状走访了新化县的一些企业、银信机构和民间资本大户,并对其中8家企业、2个银信机构和9位资本大户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从中找到了些许线索。

  一、融资现状

  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十分强烈,资金缺口很大。另一方面,银信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总量较少,比重偏小。特别是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其一是银信贷款严重萎缩。新化县乡镇信用联社和邮政储蓄所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3月,该县乡镇信用联社各项存款余额229041万元,比2006年底增加17690万元,增长36%;各项贷款余额111169万元,比2006年底增加11519万元,增长15.7%。其中向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一直保持在3300万元,占总贷款余额的2.7%,存贷差为117872万元,贷存比率为38.5%。该县乡镇邮政储蓄所各项存款余额近67000万元,比2006年底增加22800万元,增长51.58%;贷款业务2007年才正式开办,余额至今只有2200多万元,无中小企业贷款,存贷差近64800万元,贷存比率为3.28%。从以上可以看出,各项存款余额增长和各项贷款余额增长不成正比,中小企业银信融资比例很小,且是个人名义用财产作抵押的个人抵押担保贷款。

  其二是民间融资比较活跃。由于民间融资无须资产担保抵押,且手续简便,大部分中小企业选择从民间融资,使得民间融资比较活跃。调查发现,该县乡镇的民间融资异常活跃,从80年代就开始流行一种以短期资金拆借为主要形式,以亲戚、邻居、朋友为主要拆借对象的民间融资行为。民间融资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状况,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但其利率过高、借贷手续不完备,对金融秩序的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三是信用担保基本缺失。调查发现,中小企业与银信部门出现融资阻梗,贷款担保是制约“瓶颈”:银信部门要求贷款需担保,可许多中小企业规模小、抗市场风险能力低,即使有很好的产品和市场,但中小企业可提供的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高,贷款受到限制,而银信部门贷款手续繁琐,收费昂贵,仅土地房产抵押评估就包括申请、实地勘测、限价估算等,登记还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绘、土地他向权利登记等手续,极为繁琐,中小企业普遍难以承受。这些原因使得许多中小企业视银信贷款为畏途,而不得已走上民间借贷的途径。

  二、原因分析

  造成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融资机构和融资环境的原因。

  其一是信用资源不足。中小企业大多是通过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同时,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也是中小企业信用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据调查,100%的中小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或没有会计报表,很多中小企业为了短期利益,不惜做假帐,以达到逃税、漏税的目的,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特别是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改制以及地方招商引资时对银行债务处置不当,存在逃避债务倾向,造成银信部门对中小企业心存芥蒂,将工作重点转向了如何防范企业逃避债务,防范金融风险。

  其二是信贷体制不畅。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期,为防止新的信贷风险,基层支行的信贷权集中上收,实行“集中管理,集约经营”,大量资金上存,从而减少了基层支行的授权授信额度,增加了申报环节,延长了贷款审批时间。信贷权限的上收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起到了防范风险的作用,但同时也削弱了基层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目前银信部门基本实行贷款第一责任人终身追究,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信贷员收入与风险不成正比,激励机制不到位,责任与义务不对等,更加强化了基层信贷人员的“惧贷”情绪。

  其三是法制环境不优。债权人在通过法律程序保护自己的权益时,由于法院对判决结果执行不力等原因,常遇“打赢官司,看不到钱”,还得支付律师费的尴尬,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也多。在企业转制期间,有的地方政府默许甚至纵容企业逃废银信部门的债权,严重破坏了经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使履行了经济合同义务的债权人反而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各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必然更加谨慎,这自然会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三、应对策略

  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推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中的棘手难题仍然是融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要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统筹社会各方资金,使其与好项目、成长性企业实现有效对接。

  其一,诚信是根本。政府要把修复社会信用作为整顿经济秩序,改善投融资环境的主要任务来抓。一是政府要带头立信,建设“诚信政府”,建立有效的整治社会信用环境的配套机制,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专项整治活动,使诚实守信深入人心,倡导社会各界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二是从制度上尽快规范信用行为,提升企业信用等级观念,强化信用意识,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评估制度和体系,对中小企业的合同信用、质量信用、劳动信用、环保信用、纳税信用、司法信用及企业法定代表个人信息进行全面评价。同时,加大对违约的惩罚力度,增加违约人的违约成本,严肃惩处逃废银信债务的企业及其负责人。三是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信用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防范、规避信用风险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信用危机。

  其二,效益是保证。企业效益直接关系到融资的难易,效益是企业获得银信部门信贷支持的有力保证,是银企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有效益,银信部门才有效益。一方面,中小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突出自身的经营特色和产品优势,合理做好市场定位,加大科技投入,生产出适应市场的产品,一切以效益为中心,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银信部门要更新营销观念,树立“企业活银行活”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利益以及自身利益的关系,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合理引导企业资金的投向,减少信贷资产风险,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走共同发展之路。

  其三,体制要创新。一是要创新金融信贷机制,科学合理地划分信贷管理权限,适当放权与综合授信制度相结合,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二是要构建融资担保体系,创新担保方式,从专业担保、行业担保、政府担保、国有资产担保、公务员担保等多个方面着手,拓宽渠道,让中小企业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运用灵活的方式去融资。三是要开放民间金融市场。民间借贷融资的规范放开,有助于消除其中的风险,是当前在信用体系和信用缺失的前提下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方式。四是要优化金融法制环境。要加强县域金融债权管理,规范企业改制、破产程序,严防债务人逃废金融债务,最大限度地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县级法院、县级经济犯罪侦察部门和金融机构沟通机制、执行威慑机制,提高执行工作效率,加大金融案件侦破力度,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行为。要支持和配合金融部门的维权行为,充分运用政府收购、市场监管、工商登记等手段积极维护金融债权。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机会,组织金融知识、金融政策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金融法制意识。

  总之,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群体,是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瓶颈、遭遇“严冬”考验的情况下,政府应该积极作为,不仅要推出各种政策措施,而且要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对中小企业予以坚决有力的支持。惟其如此,才能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御寒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engquanlw/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