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中学教育论文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家校合力抓好养成教育

发布时间:2015-04-01 13:46:28更新时间:2015-04-01 13:47:26 1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教育学术月刊》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江西省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理论期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省一级社科期刊。主要研究对象为基础教育,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干部以及教研、科研、教育行政等部门工作人员。
  摘 要:“养成教育”始于“养”,终于“成”。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养”为手段,以“成”为目的,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各种教育方法。

  关键词:养成教育,重要性,建议

  当前形势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内容如何拓宽,如何形成科学系统的培养策略与方法,日益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

  一、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有了好的习惯,必然会产生好的结果。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易于形成,也易改变。此时,教育者若能给予恰当的带有启蒙性、准备性、基础性的引导和帮助,少年儿童的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

  1.养成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态度、道德面貌、行为习惯、意志性格、智能结构等。其中道德行为训练是一个基本着眼点。可以说,养成教育既能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具有成功者的心态,诚实守信,热情待人;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如果我们从现在起就坚持不懈地加以教育和训练,那么,未来一代的综合素质一定会得到提高。

  2.养成教育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

  高效率的学习,要以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保证,一个勤学刻苦、文明礼貌的孩子成绩必然好。反之懒惰、不守纪律、不爱学习,即使自己脑子再灵,学习成绩也不行。所以要使孩子全面发展,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关键。

  3.良好习惯的养成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成功与成才。197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有位记者问其中一位资深得主:“您是在哪所大学或实验室时,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学者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说:“在幼儿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些都是他在幼年时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才使他最终走上金字塔的顶尖。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孩子终身受益。

  二、当前学生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文明习惯培养的面不够宽,一些重要的行为习惯,如明礼诚信及与人交往等一些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习惯培养相对滞后。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还较为简单,缺乏必要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三、搞好学生养成教育的建议

  “养成教育”始于“养”,终于“成”。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养”为手段,以“成”为目的,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各种教育方法。

  1.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切实强化养成教育

  (1)加强师德建设,注重以身示范

  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是学校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关键,正所谓“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教师要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在语言上做好示范,不管自己情绪如何,只要一踏进教室,就要态度积极,不说脏话,不在学生面前开玩笑,从日常行为的细小之处开始,做细、做到位,做学生的表率。

  (2)营造和谐校园,注重环境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这里的比喻,实质上是要求学校注重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从学生自律的角度出发,实施规范教育。如:把“请你不要在草坪里奔跑”改为“我的脚下绕一绕,花儿对我笑一笑”。这些充满温馨的人性化言语,把学校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强制性变成学生要遵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

  2.家校合作,巩固养成教育成果

  (1)父母对子女品德行为的培养,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于行

  父母要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并运用青少年善于模仿的特点引导他们学着做,在做的过程中引起他们愉快和满意的情绪体验,从而加深对道德行为规范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父母还要注意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尊重人、关心人、知感恩、有爱心等。

  (2)家长需要注重家庭的示范作用,引导孩子在模仿中养成良好习惯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家长的言谈举止通过耳濡目染烙印于孩子心上。家长不但要努力修正自己、改造自己,而且要努力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子女做出好榜样。朱德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因为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3)要严格规范孩子的言行

  家庭在对孩子习惯的培养上,要围绕孩子的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制订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并严格实行,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例外,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新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实践证明,养成教育是德育中最“实”的一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应牢记教育家徐特立先生的话:“教者校也,是外来的东西;养者育也,是内发的东西。”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在育人的系统工程中继续深入研究,进一步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规律、新方法、新途径,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刘蕾.养成教育:家校互动模式[J].新课程:综合,2012(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ognxuejiaoyulw/5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