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中学教育论文

中学教师职称论文跨文化交际中汉英颜色词意义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5-05-22 15:21:04更新时间:2015-05-22 15:22:05 1

  摘 要:颜色词是每个民族文化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颜色词有丰富的含义,由于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民族语言中的颜色词有不同的内涵及意义。不同的民族对颜色词的意义认知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对于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汉英基本颜色词的意义进行对比研究,从而了解中英文化中颜色词的意义差异,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颜色词误用的语用失误,使跨文化交际能够更好地进行。中学教师职称论文投稿期刊推荐教育研究与评论》作为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育专业刊物,一方面引领教育理论研究者更多关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眼于一线 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解决开展研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的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的水 平,使之在理解中行动,在行动中理解,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双向互动、有效生成、不断深化,将理论知识、间接经验进行有机整合,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教 学能力。

  关键词:颜色词,意义,对比,汉英

  在人类的语言里,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颜色词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颜色词是用来表明人、事物色彩的词汇。它既可以表示事物的不同色彩,又可以描绘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色彩。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自然就有着不同的文化意义。颜色词,特别是那些使用较为频繁的基本颜色词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颜色词的不同意义是不同民族的习惯传统和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自我文化价值的一种体现。汉英颜色词意义的不同也正是中英两国历史沉淀以及文化习俗的结晶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汉英颜色词中基本颜色词的对比研究,可以直观的了解颜色词所具有的文化差异,也能从中感受到汉英语言文化的魅力。尽可能的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颜色词的误用,从而减少误用错误,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使人们能够更好、更快、更顺畅、更正确的完成跨文化交际,实现交际的真正目的。

  从总体来看,汉英语言中颜色词的引申义和联想义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差异,差异是中英两国语言文化的个性体现。可以说,汉英颜色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就整体而言,汉英颜色词的差异是很大的,例如:“红茶”在英语中为black tea 而非red tea,“红糖”为brown sugar而非red sugar。

  在汉英语言中,有时候会出现汉语中表示颜色的词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的情况,这是汉英颜色词意义差异的一个方面,主要是受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引起的。

  此外,在特定的场合,颜色词并不表示颜色,而只是和其它一些字搭配成固定的词组表示事物的名称。这种情况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英语中都有出现,这是汉英颜色词的共性体现,如:英语中的“a blue Monday”表示倒霉的星期一,这里的蓝色所表示的意义与它的引申义有关,并不表示颜色。在汉语中“坦白”“白眼”等词中的“白”也不表示颜色。

  汉英颜色词的意义存在趋同的现象。汉英颜色词之所以会产生趋同的现象,是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碰撞和文化交流,形成的一种意义上的重合,即文化相互渗透之后所达到的象征义与联想义的趋同或一致。这种重合可能是全部重合,也可能是部分重合。例如,红色在中国是吉祥、胜利、幸福、喜庆的象征,具有褒义色彩。红色是中国最不可或缺的颜色,红色在中国代表着幸运,成功,欢乐。在过新年时,人们贴的春联是红色的,挂的灯笼也是红色的。在传统的婚礼上,人们喜欢贴红喜字,新娘用红盖头遮头,穿的是红色的婚服。婚礼讲究喜庆,红色象征着幸福喜庆,可以说红色渲染了婚礼喜庆的氛围,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生活的幸福美满。此外,汉语里的红色还象征着成功,比如:“大红大紫”一词就形容人的发迹或事业上的成功。“红光满面”一词则是用来形容身体健康,暗示一种幸福健康且美满的生活状态。在西方国家,红色可以用来表示值得庆祝的活动或喜庆的日子,这里的红色与汉语中的意义趋同。如red letter day喜庆的日子,the red carpet红地毯代表隆重的接待。又如red-hot表示炙手可热的,指人非常走红或事业上的成功,与汉语里“大红大紫”一词里的红表示的意思相近。

  白色在汉英语言中都象征着纯洁、高雅、洁净和忠贞。

  黑色在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所代表的意义在大体上是一致的,都带有沉重的贬义色彩。它象征着悲伤、死亡和苦难。如:中国人在葬礼上要带黑纱,英美人在葬礼上要穿黑色的服装。黑色在汉英语言中都有阴险、邪恶、黑暗、奸诈之意。此外,黑色在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还代表着庄严、肃穆、庄重。如:中国夏、秦时期的公卿等官员的官服、礼服都是黑色的。在西方,人们喜欢在正式的场合穿黑色的西装或黑色的礼服,以显示庄重、肃穆。汉英语言中的黑色都带有一些不好的、坏的意味。可见,黑色一词在汉英的语言文化中都具有一定的消极色彩。

  汉英颜色词的意义大部分是趋异的。颜色词出现趋异的现象,是因为词的意义是由特定的文化所决定的,汉英文化的发展不同,赋予颜色词的意义就自然不同,这都是由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差异所决定的。例如,红色在汉语中是褒义的,象征吉祥喜庆。汉语中的红色还象征着美丽,如拥有美貌容颜的女子则会被称为“红颜”。另外,在中国如果能得到别人送的“红花”,则表示你被赞扬,被认可。人们热爱红色,喜爱红色。总而言之,红色在中国有着积极美好的寓意。而英语中的红色既有褒义也有贬义,褒义时,与汉语意义趋同,象征着喜庆。贬义的红色则代表血与火的颜色,是血腥、灾难、残忍、暴力的象征。如:“red revenge”血腥复仇;“red battle”血战;“red hands”血腥的手;“red-ruin”战祸等。红色在西方国家中多以贬义出现,这与汉语中的红色是不同的。西方人认为红色传递着血腥、暴力、狂躁,是消极的、不健康、不可取的。

  黄色在中国古代,被视为是尊贵的象征,是天子的专属色,代表着“权利”、“地位”、“崇高”和“威严”。古时的普通百姓是不敢轻易去“触碰”黄色的,故有“黄袍加身”、“黄榜”之说。汉语中,黄色可以引申为“嫩”和“小”之意,如:“黄花闺女”。黄色在中国还具有贬义的色彩,贬义的黄色表示堕落、虚弱、多病、死亡,如:枯黄的树叶中的“枯黄”即象征着虚弱,暗示着死亡的将近。此外,黄色还特指内容不健康的影视、期刊。如:“黄色电影”和“黄色杂志”。英语中的yellow除表示黄颜色的本意外,还表示“胆小”“猜忌”“懦弱”等不好的含义。如:“a yellow dog”卑鄙的人和“a yellow livered”胆小鬼。但英语中的“黄色”并没有汉语中的“黄色”所具有的色情、低俗等涵义。

  绿色在汉语中绿色象征着和平与希望、青春与生机、发展与繁荣。代表着正义、舒适和安全。如:邮政使用绿色为代表色。但汉语中的绿色也有贬义的色彩,古时候绿色用来指那些占据绿林,用来拦路抢劫的盗贼。“绿色”在古时的中国还是身份低微的象征,如:在宋元时期,“绿衣”和“绿帽”是身份低微的人的着装。而英语中的“green”则有“青春活力”之意。如:“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也常用来表示嫉妒、新鲜、浅薄无知。如:“green with envy”十分嫉妒。另外,美元为绿色的,因此英语中的green还指代经济实力、钱财等意。如:“green power财团”。

  白色,汉语中的白色在特定场合具有贬义色彩。汉语中的白色带有不吉利的含义,汉语中的白色多被用为传统的丧色,即象征着死亡、哀悼和悲痛。如:“红白丧色”中的“白”就是指丧事,用来表示人们悲痛、哀悼的情感。而英语中的white则与汉语不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白色在英语中象征着吉祥与幸福,所以西方人结婚时所穿的婚纱通常是白色的,他们认为白色吉利的这一点与汉语中的白色的意义相反。White在英语里是带有一定积极色彩的,如:white man善良的人。

  黑色在汉语中是一种沉重而严肃的色彩,给人以一种厚重的视觉感,象征着庄严、肃穆。英语中的Black Friday是指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星期五,因此英语中的black有不幸、忧郁、愤怒、灾难等意义。黑色是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色,受到西方人精神上的厌恶。另外,black还表示盈利。如:in the black盈利。

  蓝色在汉语中一般指它本身的含义,即蓝颜色,引申义很少,一般用来象征严肃。而蓝色在英语中则是拥有非常丰富的含义。blue在英语中常用来表达忧郁、情绪低落、心情沮丧、苦闷、不高兴的情绪。如:He looks blue.是指他情绪低落。holiday blue与winter holiday depression的意义相仿,是指寒假时,因天气因素被困在家而感到无聊时所产生的情绪。blue在英语中时常用来指“低俗的”、“色情的”、“下流的”、“不健康的”。如:blue film色情电影,这里的blue所具有的涵义与汉语中“黄色”的涵义一致,都具有贬义的色彩。而汉语中的蓝色则没有不健康的涵义。

  从上述对比情况来看,汉英颜色词的对比研究,对跨文化交际是有影响的。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促进的。而词作为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就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文化会导致不同民族间的词汇涵义不同。各民族由于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价值观念的差异,再受到自身独特的文化影响之后,赋予词的意义就自然不同。如果对于这种意义的差别不能完全了解和掌握,就无法自如的运用一个词的全部信息,就会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语用迁移的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掌握的不仅是词的表面意思,还要掌握好词所潜在的涵义,这是尤为重要的。如果只知道词的表面意思,而不了解词的涵义,则会无法完成跨文化交流,达不到交际目的。

  所以,我们对汉英颜色词的对比研究是很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语用迁移,帮我们尽早的认识到自己的用词错误并及时纠正。词总会有其独特的文化意义,文化会赋予它独特的内涵,文化的独特魅力都可以在词中体现出来,一个词的丰富内涵都是环境、价值观、历史、习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了解和学习汉英颜色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的不仅是颜色词本身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它的内涵。通过对汉英颜色词的不断对比研究,能够发掘、认识并掌握汉英颜色词的不同意义,使我们能更好更快的融入到跨文化交际中去。汉英颜色词的对比研究,不但能让我们顺利的进行跨文化交际,而且还能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又能吸收和借鉴英语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2]王振国,李艳琳.新英汉翻译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5]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6]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7]王逢鑫.英汉比较语义学[M].外文出版社,2001.

  [8]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使用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ognxuejiaoyulw/5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