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中学教育论文

中学教育论文历史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些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6-01-08 22:29:06更新时间:2016-01-08 22:42:04 1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中历史课程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中,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本文主要针对历史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些问题与对策进行了一些论述,文章是一篇中学教育论文范文。
  摘 要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正在火热进行,但是在课改实践中也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问题,使我们的教学面临种种困难。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何去何从 ,本文在指出高中历史新课改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境的同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问题,对策

  1面临的困境

  1.1教材编排的问题

  新版高中教材不再像旧教材那样按照通史的模式和时间先后顺序,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放在同一朝代的章节里,而是以“专题”的形式,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编成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必修和若干个选修教材,这样更接近于大学历史专业的学习,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以专题方式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教材理论性太强,缺少必要的史实补充,缺乏感染力,对于基础普遍较差的高中生而言,难度较大。

  1.2学生基础问题

  新课程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适应高中历史的专题教学。而现状是初中对历史学科普遍不重视,加上中考实行开卷考试,学生大都没有掌握基本的通史知识,更难以形成知识系统。在新课改中,那些初中历史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无法面对同初中历史教学方式不同、内容不同、角度不同、范围不同、深度差别巨大的高中历史课程。学生初中基础薄弱已成为高中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

  1.3教学时间不足

  新教材按模块编排,知识的系统性不强,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就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补充;同时新课程理念要求多设计一些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能力,这些都要求教学上有充足的时间。然而,由于学科多,历史学科每周两课时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不能充分展开。过多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形成一对突出的矛盾。

  1.4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

  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史学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学科科研能力。但是目前教师面临知识老化、知识面太窄,学科渗透能力不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又明显滞后,这种局面不改变,难以适应课改的要求。

  1.5课改与高考的矛盾

  尽管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充满期待,跃跃欲试,然而高考指挥棒高悬又令教师改革步伐不敢迈得太大。毕竟高考成绩、升学率高低,成了学校、社会评价教师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应试教育不改变,教改难以顺利进行。

  2基本对策

  2.1更新理念

  新课标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在课程目标上新课改改变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就要教师重新认识,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开放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面对新课改、面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当务之急。如果还是一味地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考试,那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今,历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次上,更多地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分析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再是培养只会考试的“书呆子”了。

  2.2灵活整合新教材,紧扣课标进行合理取舍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由于存在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差、知识系统破碎的弱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依据文明史观,对新教材进行灵活整合,重新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新课标是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研究课标,领会课标的意图,把握每个专题核心内容及每节课的学习要点。

  2.3更新备课方式,加强集体备课力度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历史新教材的特点,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进行备课,这些素材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参和辅导资料了,更多的是利用网络资源,因为网络上的素材非常丰富。同时,教师的备课还可以备一些学生的活动,某些课中,可以调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历史备课组曾用过如下方法进行备课:

  (1)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

  (2)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

  (3)教师集体讨论:教学目标该如何制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本课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是什么,如何排除;本课怎样导入效果较好,一开始就能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课后检测应怎样编写,编写哪些类型的题;在本课中,该给学生制定怎样的活动方案,等等。通过集体备课,得出本节课的施教框架,然后教师再根据个人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二次备课。

  2.4加强教学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中学教育论文

  课改中,要想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和反思。虽然一线教学工作紧张,但我们仍坚持写教学后记,定期写教学总结,并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活动,撰写教学论文。

  2.5更新教学评价机制

  应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评价标准上,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学业成绩,更多的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评价方法上,既注重量的评价,又注重质的评价。通过全方位、深层次地评价,使得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从而使得新教材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总之在历史新课改中,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无时不在困扰着我们,但暂时的困难和问题不会也不能成为阻挠我们探索的因素。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展现在教师面前的将会是一个更广阔的施展教学才华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周小山.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大学出版杜,2002(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学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倡导一种不与现实割裂、不与大众割裂的“活生生”的历史教育,紧密关切“人”的生存、生活、发展乃至创造,主张以“传承”与“创新” 互动为契机,深刻认识人类文化遗产,竭力张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欲使久罹冷落的“历史”真正体现其作为“全世界的思维活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ognxuejiaoyulw/5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