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中学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取舍反思

发布时间:2021-03-28 11:50:55更新时间:2021-03-28 11:50:55 1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鲁迅作品从中学语文教材中逐渐退出:最先是《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等政治性杂文被踢出中学语文课本;2010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删除鲁迅的 《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 等多篇作品;201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又删除了鲁迅作品《风筝》。这些变化逐渐引发社会对“鲁迅作品大撤退”的忧虑和争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学语文教材删除鲁迅部分作品的行为?鲁迅作品对于我们当下还有没有积极意义?这些问题很有探讨的必要。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取舍反思

  一.“神圣化”与“凡俗化”:政治化解读的两种极端

  鲁迅作品大量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而他本人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受到了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的推崇。 1937年鲁迅逝世一周年之际,毛泽东作报告时称鲁迅是“中国第一等的圣人”。[1] 1940年1月,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中对鲁迅做出了至高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2]建国后,新中国一方面要与台湾国民党 在意识形态方面对抗,另一方面,又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联合挤压和封锁。面对险恶的国际环境,新政权最担心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和巩固。于是,阶级斗争问题就成了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与阶级斗争相关的内容成为国家舆论宣传、文化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鲁迅一贯秉持反封建、反军阀、反蒋介石政府的立场,其斗争精神与国家当时的政治气氛非常吻合,所以鲁迅作品自然被视作阶级斗争的有力武器。这样,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便大量增加。毛泽东推崇鲁迅除了个人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和对鲁迅人格的欣赏之外,无疑带有很强的政治实用目的。政治的力量极大地加大了鲁迅的影响,使鲁迅成为新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的神圣存在。文革后期,鲁迅神圣化达到顶峰:其他作家和作品均遭禁止,而鲁迅作品几乎成为中学语文课堂上唯一的文学教材,入选作品超过30篇。当时和课本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均根据大纲所规定的原则明确了每一篇鲁迅作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任务。为配合政治运动而阐释鲁迅作品的做法成为建国后几十年的传统,从而导致人们对鲁迅作品产生误解。被政治化解读的鲁迅作品在文革结束,政治氛围发生扭转的时代背景下,又被一些人认为不适合时代而遭受冷待。那些支持将鲁迅作品驱逐出语文课本的人认为,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安定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以便于发展经济,需要人与人、阶层与阶层之间互相包容,而鲁迅作品所呈现的那种反抗精神与文革时期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阶级斗争意识如出一辙,不利于新秩序的建立。原来那个被当作精神导师的神圣化的鲁迅逐渐从天上跌落人间,被彻底“凡俗化” 了。在这种情况下,鲁迅作品大有被逐出语文教材之势。从“神圣化”到“凡俗化”,对鲁迅的评价都是建立在对其作品政治化解读基础上的。两种评价看似不同,而本质相同。这种解读都没有呈现出一个完整而真实的鲁迅。

  二.过时、非范本、重否定:对鲁迅作品文本的偏见

  鲁迅作品遭受冷遇的原因并不单纯,除了政治化解读外,对其题材内容、主题倾向、语言修辞方面的非议也是重要原因。一种说法是鲁迅作品题材内容过时,已经不适应时代潮流。照此说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包括诸子散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都应统统抛弃,这些作品比鲁迅作品更为“落伍”。鲁迅作品无论是取材于历史还是取材于他所处时代,都表现出对国民性的反思、对强权暴虐的反抗、对受压迫者的悲悯,具有恒久意义。而且,相比于同时代的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人,鲁迅作品更为深刻、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这种认为鲁迅过时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另一种说法认为鲁迅作品在主题倾向上重于否定,大多以批判、揭露、贬斥为主流,呈现给人们的都是负面性的事件和人物。比如,鲁迅小说中“所有人物都没有出路,给人感觉很压抑”,[3] 这样的作品与国家当前提倡弘扬正能量的时代主题不太相符。其实,任何社会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鲁迅所处的时代内忧外患,政治腐败,国家千疮百孔。作为有良知的学者,鲁迅用文学之笔做刀,刺破政治脓疮,针砭黑暗现实,揭露民族劣性,就是为了剔除假恶丑,弘扬真善美,通过破坏旧世界,间接迎来新世界的诞生。而任何掩盖问题、粉饰太平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祸国殃民。此外,还有观点认为鲁迅作品的语言多是“半文半白,存在着病句、使用异体字的问题,并非范本,对学生而言不易理解,在教学上有一定难度”。[4] 鲁迅所处的年代白话文运动方兴未艾,一些语言表达方式确实与当下有一定的差异。应该看到,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胡适、郁达夫、朱自清等民国作家的作品,均存在一些读起来“不通顺”的地方,然而都不至于给理解带来太大阻碍。何况早期白话文与文言文一样,都是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的状态,而鲁迅作品在方言、文言、口语、俗语或外来语方面的独特运用有着伟大的成就,学生从教材有限的文本中多作一些了解并非坏事。

  三.原创性与思辨性:鲁迅作品的当下价值

  对中国一代又一代改革者和知识分子来说,鲁迅对国家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文学领域。就当下的中国国情而言,鲁迅作品的最大价值不在语言修辞、形象塑造等文学技巧上,而在于他那无与伦比的原创性和思辨性。这些永远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稀缺的宝贵财富。无论现在或将来,人们阅读鲁迅作品,都能受到强烈的启发。

  鲁迅作品具有原创性、源泉性。鲁迅与同为民国大师的梁实秋、林语堂、胡适等人相比至少有一个明显不同:鲁迅不是一般的文学家,而是具有原创性的、民族思想源泉性的思想家、文学家。这样的原创性、源泉性作家,每一个民族都不多,比如英国有莎士比亚,俄国有托尔斯泰,德国有歌德。这样的作家在他那个国家、民族里,是家喻户晓的,人们从小就读他们的作品,而且要读一辈子,不断地从阅读他们的作品中,获得启示,获得灵感,获得精神的支撑。因此,他们的作品,总是成为国民教育的基本教材;他们的作品的教学,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中学是学生人格形成、思想启蒙的关键阶段,让学生多了解鲁迅作品,对他们将来成为具有中华民族强烈认同感的创造性人才大有裨益。

  鲁迅 作 品具 有很强 的思辨性。思辨包括辨别、辨析、辨难等。 “思辨不仅使思维得以深化和精确化,而且使思维产生张力,也使思维所突显的思想和语辞产生张力。”[5] 思辨能力至少包括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质疑批判、逻辑推理、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近现代作家来看,唯独鲁迅的文章不仅具备而且充满思辨精神。鲁迅是从生活中逼视逻辑的思想家,擅长思辨,通过有力的思辨去穿透事物,凝聚人生经验是鲁迅重要的思想品格。与其他同时期乃至以后的作家相比,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思考的深度以及对社会剖析的角度等,鲁迅无人可以企及。而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最大的问题恰恰是过多过高要求学生掌握记叙和说明的能力,却过少和过低要求语文学习最该有的思辨能力,致使学生学习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理性思辨、质疑、批判的能力不足。何况,我们国家在制度改革、文化建设方面面临一些势力的阻挠和干扰,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去辨别、质疑。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人们需要从根本上跳出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一切问题都采取更为复杂的分析态度,以便打破一切似是而非的精神桎梏,推动国家走向真正的文明自由。而鲁迅文学思想的独立自主性、无以归类性、逻辑思辨性决定了他的思想与文学的超时代性,使我们今天在面对自己时代的问题,试图寻求新的解决方法时,可以把他的思想与文学当作一个特别值得注意和重视的精神资源。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取舍必须以正确认识和估价其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文化价值为基础,顺应语文教育的规律,突出语文教育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特征,甄选出适应时代、适应国情、适应中学生心理认知的文章。那种试图将鲁迅彻底驱逐出语文教材的做法将贻害无穷。

  参考文献

  [1] 毛 泽 东 . 论 鲁 迅 [N]. 人 民 日 报 , 1981-9-22(01).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M].沈阳:东北书店,1949:71.

  [3]高巍.为了纪念的忘却[J].新作文 (初中版),2004(10).

  [4]钟瑞鸿.对《怎么教鲁迅作品》的思考[J].学生之友(初中版)上,2010(11).

  [5]白建西.思辨的阳光——鲁迅小说艺术构成研究之一 [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3).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取舍反思》来源:《文学教育(上)》,作者:张维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ognxuejiaoyulw/7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