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财税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参考

发布时间:2013-12-12 15:39:21更新时间:2013-12-12 15:40:04 1

  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演变,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政策导向发生重大转变,休闲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休闲经济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闲暇生活也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很多专家和学者关于休闲和闲暇的研究形成了系列成果,本文把近年来我国关于闲暇问题的研究进行归纳、梳理,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资料借鉴。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休闲经济所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步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国对闲暇学的研究逐步展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闲暇学的研究起步晚、研究对象狭窄、研究成果分散等问题。在我国闲暇生活方面,应该减少差异性,对民众不断进行闲暇教育,强化对闲暇生活的专业研究。

  关键词:闲暇,休闲经济

  一、闲暇和休闲的概念比较

  闲暇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闲暇的概念在国内外都没有统一的界定,学者们由于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所界定的概念也不相同。“闲暇”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来源于拉丁语“1icere”,其意是“许可”或“应被允许”。柏拉图就认为闲暇是有空闲、从活动中获得自由、一种自我控制的、休闲四种状态。道格拉斯.H.塞索姆斯说过:“我们开始发现闲暇的意义实际就是生活的意义,闲暇是自由,自由是生活。”[1]《现代汉语词典》对闲暇的解释是:“闲”,是个会意字,古作“简”,取“门中漏月光”之意,意思是隙;而“暇”作“空”来解释,闲暇两字合起来特指时间方面的“不被占有”。《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闲暇的:“闲暇既可以从量的角度来定义,即按照时间、范围、与工作的关系来规定;也可以从质的角度来定义,即按照自由选择和个体满足所引起的心理状态来规定……质的定义强调闲暇的个体本质特性,它包括内心态度和心理状态。”[2]我国著名休闲研究专家马惠娣教授认为,闲暇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创造性。

  概括起来,闲暇研究多是从时间、活动、心态等三个方面对概念进行解释。时间角度是闲暇最基本的一个研究角度。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英国的克里斯·布尔等认为:“闲暇时间指的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即当尽完所有的应尽义务之后可自由选择和随意支配的时间。”在时间的基础之上,人们又从活动的维度来解释,把闲暇看做是人的某些具体行为即闲暇活动。英国的克里斯·布尔等表述的概念是:“从事与日常需求无关,处于职业、家庭和社会义务之外的活动,纯粹出于自愿的选择。”社会心理学家纽林格从心态角度认为“心态自由感是判定有无闲暇感的惟一判据。”他还特别谨慎地把自由分为绝对自由和感觉自由,并认为“了解一个人是如何感受自由,比弄清是否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由更为重要。”

  本文所指的闲暇,就是在生产活动和生理活动之外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里,以某种活动来达到放松身心、享受生活、完善自我等目的的行为方式。主要体现在:闲暇时间、闲暇活动、闲暇状态三个方面。主要目的应当是“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天地”,其主要内容应当是体息、娱乐、学习和交往四大类。

  休闲虽然不是本文中出现的核心概念,但是,国内甚至国外学者在使用“闲暇”和“休闲”时,一般没有加以严格区分。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做一解释。正如美国休闲研究专家杰弗瑞·戈比先生所言:“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的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3]这是一种理想的休闲,是人的一种自由生存状态,是人的创造能力和个性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一种生命状态,也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一种基本方式。“休闲”注重的是在自主支配的时间里的精神享受和心理状态,是一种高级的休闲。而“闲暇”则是在空闲时间里的活动,这种活动不是为了精神和心理的提升,而是为了消耗时间。

  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对于闲暇和休闲都没有进行认真的分类,概念界定不是非常精确,在文中为了保持引用资料的原貌,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学者对国人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的了解,在对闲暇研究进行综述时,把闲暇和休闲作为同一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引用国内专家学者论述闲暇时,也会使用“休闲”一词。

  二、目前我国关于闲暇的研究现状

  (一)我国闲暇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作为一门学科,闲暇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直到21世纪才引起高度重视。国内的闲暇研究经历了由外来理论引入到理论深入研究的阶段。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大国,其对闲暇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极大地丰富了现代闲暇学的内涵。在中国的先秦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闲暇思想。《大雅·生民之计·民亦劳止》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以定我王”,直接阐述了闲暇与国家安定兴盛的重要关系;《小雅·十月之交》中的“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则强调统治者应该关心人民的闲暇。老庄哲学更充分地体现了对闲适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庄子》是体现道家闲暇思想的经典之作。比如《庄子·齐物论》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可以说闲暇思想源远流长,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以勤勉为荣文化价值观念的国家,自古以来,人们崇尚劳动英雄,从华夏民族诞生始祖,到建国初期物质匮乏年代的劳模、铁人,对勤劳品质的极度尊崇,忘我的牺牲和劳动是最光荣的信念深入人心。休闲和闲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被推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生活的极大丰富,伴随着“休闲服”的叫卖声,闲暇才走进国人的生活,闲暇研究逐渐纳入学者研究的视野。

  我国最早关注和倡导闲暇研究的学者是于光远先生,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闲暇研究在我国早期有几个关键时间节点。1983年,于光远先生提出要在中国高等院校开设研究游戏的课程,他说“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没有一门研究游戏的课程,没有一门游戏的专业,没有一个研究游戏的学者,不是什么优点,而是弱点。”1985年,结合国外理论和我国当时社会生活的变化,邓伟志撰写了《生活的觉醒——漫话生活方式》一书,对闲暇的时间和活动等内容进行了阐述。1992年,由王雅林、董鸿扬主编的《闲暇社会学》出版,成为中国闲暇时间研究的奠基之作,标志着中国闲暇理论规范研究的开始。1995年北京六合休闲文化策划中心成立,这是我国最早将闲暇理论作为重要课题,并且从文化哲学角度研究闲暇的民间学术机构。此外,王玉波、潘允康等著的《生活方式》(1986),青连斌的《城市生活方式》(1990),瞿明安的《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1993),高丙中的《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1997),王玉波、瞿明安的《超越传统——生活方式转型取向》(1997),王琪延的《中国人生活时间研究》(1998)等都是对闲暇生活方式展开经验研究的成果。到了21世纪,闲暇研究进入了丰富和繁荣的时期。2001年文化部重点课题“我国公众闲暇时间文化精神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成功结项。2004年徐明宏的《休闲城市》、李仲广、卢昌崇的《基础休闲学》出版。2005年是闲暇学研究硕果累累的一年。“中国学人休闲研究丛书”出版了于光远先生著《论普遍有闲的社会》,陈鲁直著《民闲论》,马惠娣、张景安主编的《中国公民休闲状况调查》。同时田翠琴、齐心的《农民闲暇》,田松青的《休闲经济》,楼嘉军的《休闲新论》,章海荣和方起东的《休闲学概论》以及郭鲁芳的《休闲经济学——休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等著作也相继问世。2007年我国消费经济学的重要创始人尹世杰教授的《闲暇消费论》一书出版,2008年华南师范大学刘海春博士的专著《生命与休闲教育》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对人们当下日常生活中的休闲问题展开哲学追问。但是这一时期,闲暇研究仍然处于理论引入的阶段,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的针对性研究仍然比较薄弱。

  (二)注重实证研究,但是研究内容和选取的对象主要侧重城镇居民的闲暇时间分配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王雅林教授为代表,我国学者开始着手开展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分配研究。1980年王雅琳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对哈尔滨、齐齐哈尔两市的九个城镇居民的生活时间进行调查,1982年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对北京、上海、天津、大连、重庆等大城市进行了抽样调查,1987年,以王琪延教授为代表对北京市居民进行调查,三次大范围的实证调查,主要分析了我国北方城市居民的生活时间分配状况。同时,南方以上海为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1987—1988年对上海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抽样调查。10年来,对城市居民时间分配和闲暇生活时间的实证调查范围覆盖到全国40个城市,样本容量达6000个。研究资料被收录到国家统计局出版的生活统计年鉴,不仅为居民闲暇时间分配收集到第一手真实资料,更为社会学实证研究介入居民闲暇生活打下基础。2002年刘新平的《休闲中国》出版,2003年王雅林、刘耳、徐利亚的《城市休闲——上海、天津、哈尔滨城市居民时间分配》一书出版,该书采用时间预算研究法,第一次获得了城市在业者在实行双休制后闲暇时间分配状况和反映其闲暇生活质量的较详细的数据。2009年孟庆洁的《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生活方式研究》一书,通过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外来人口闲暇生活的研究,揭示了劳动时间对闲暇时间的占有和剥夺。

  从中可以看出,几次全国较大规模实证调查,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城市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为我国居民闲暇生活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研究只是初始阶段从时间的分配上进行分析,而且选中的研究对象也是有着工作时间区分的城市居民,从这一方面也说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生计而辛苦劳动的农民闲暇是不可能进入学者视野的。

  (三)研究内容主要从闲暇哲学、闲暇社会学和闲暇经济学三个视角切入

  哲学层面上以马惠娣女士为突出,40多篇闲暇论文充分揭示了闲暇的涵义和实质。在《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中,马惠娣认为闲暇是一种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体现出特定历史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和理想[4]。孙承志在《休闲哲学观思辨》中,从休闲与旅游的比较入手,对休闲活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解析,对比中西休闲哲学观,认为休闲是由休闲主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休闲者只有立足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统一,才能达到通过休闲实现放松身心、发展智力、提高生产潜能的目的[5]。季斌认为,休闲状态是拥有古典和现代意义上的精神世界的人们自由思虑自己的存在及含义,是一种在失去任何张力的状态下,心灵自由地完成对精神和人的生存意义的寻求[6]。2005年华南师范大学刘海春撰写《休闲:生命本体意义上的解读》一文,2008年,出版专著《生命与休闲教育》,对人们当下日常生活中的休闲问题展开哲学追问,认为休闲本身具有哲学意蕴,它是生命存在方式,表达了生命自由,是人们的一种生命追求、生活方式和发展的动力。

  社会学层面上以王雅林教授为代表[7],对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城市居民进行时间分配的研究,开辟了我国闲暇社会学研究的先河,先后出版的《闲暇社会学》和《城市休闲》等著作,是建立在大量抽样调查基础上的深入研究,是了解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宝贵文献。

  关于闲暇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这两方面。截止到2012年我国学者研究休闲经济的文章有10698篇,可见经济方面的研究正如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样蓬蓬勃勃。从经济的角度研究闲暇最早是在2000年,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宁撰写文章《略论休闲经济》[8],文中对闲暇经济的基本特征、基本轮廓以及它的覆盖面进行了研究,率先在我国提出要加强对闲暇经济和休闲营销的研究。随后2001年在宋瑞撰写的《浅论休闲经济》[9]一文中,以经济学为主要分析工具对休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对加强休闲经济研究给予了回应。王雅林在《休闲经济:21世纪初的主导经济》一文中指出,休闲将成为一种更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休闲经济在国民经济GNP中将占50%以上,作为逐步兴起的支柱产业同时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10]。2005年在密云举办了以休闲经济为主题的“2005:北京休闲论坛”,于光远、任兴洲、马惠娣、何怀宏、魏小安、齐瑞岳等多位专家学者,对休闲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发展闲暇展开讨论,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从此掀开了我国学者对闲暇经济的研究高潮。从《休闲经济:中部开发新视野》[11]到《临安构筑面向长三角的休闲度假胜地》[12];从《休闲渔业的现状与在我国的发展对策》[13]到《浅谈茶与休闲农业》[14];从《论经济发展中的休闲体育产业》[15],到《休闲经济时代长沙城市商业空间重构》[16],我国学者从地域到行业,从文化到经济,对休闲的产业价值和经济价值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对我国休闲产业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诸多的发展对策。

  三、国内闲暇理论研究的评价(一)国内研究取得的成绩

  我国大量的专家、学者以社会学者的责任感、使命感,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适时融入社会主要问题的研究,逐步掀起了对闲暇问题研究的热潮,为我国闲暇事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取得的研究成绩主要表现在对闲暇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探讨,从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各个角度进行切入,初步构建了我国闲暇研究从概念界定到指标体系组成,从影响因素到对策举措等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结合我国城市居民的时间分配等方面,王雅琳教授等一大批学者对我国城市居民的业余生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目前,在中文学术搜索平台——读秀,截至2013年5月,检索“闲暇”这个词,已经有相关条目95403,“休闲”类的有1384716条,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检索到的“闲暇”关键词的文章7126篇,“休闲”关键词的文章45010篇,这就充分说明了研究的繁荣景象。

  但是,由于闲暇毕竟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不断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走入国人视野的,闲暇活动开展不丰富,研究人员数量还相对较少。因此,关于闲暇的研究,和西方发达国家很成熟的力量相比,从整体上看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1.研究内容初级化。尽管我国的闲暇、休闲研究作品丰富,但是从研究的内容上看,研究依旧处于初级化阶段。大多数的文章仅仅是局限于介绍国外研究成果,或者翻译外国已有研究成果。从研究方式看,缺少实证性调研,更多是从理论上进行阐释,引经据典,浅尝辄止,即使有针对性的研究,更多是通过对国外的比较,谈目前存在的不足,而不是针对目前状况,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对策。与西方国家相比较,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生活水平不同,闲暇肯定有所不同。目前,我们的研究基本还在吸收和探讨西方理论的阶段,至于中国人如何休闲,尤其是达到什么标准才算闲暇质量高,没有形成像用GDP衡量社会发展水平一样,构建一套评价和测量闲暇质量的体系框架和方法体系,这是学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研究对象的狭窄化。闲暇学科是一个系统性、综合化都很强的学科,但我国对闲暇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较窄。研究的片面性从地域上讲,有种城市偏好心理,学者更多是偏重城市、城镇居民、高校;从人群上划分,多数是以青年人、学生等这些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文化知识为重点的人群。搜索的文章20%是以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60%是以中学生、大学生和青年人为对象。众所周知,和谐社会建设是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社会,闲暇也要考虑到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要关注到社会的各阶层人员,尤其是低薪阶层、弱势群体、非在业者群体以及社会转型中的农民。

  3.研究成果分散化。目前闲暇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和片面,或从经济学视角看待,或从哲学角度看待,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规模。既然闲暇是社会、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体现,研究成果中,并没有多方面刻画出在整个社会变迁中闲暇的复杂多变,各层次人员的闲暇全景,尤其是缺失了在社会转型中,农民、弱势群体的闲暇生活面貌,使得文化变迁、社会转型中失去了一个有潜力的视角。另外,还存在闲暇概念术语上的不一致,时而是闲暇,时而是休闲。研究交叉、雷同、简单借鉴的情况普遍存在,需要从框架结构、学科结构、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休闲和闲暇进一步整合。

  (三)问题与建议

  总结学术界对我国闲暇研究的成果,笔者认为我国闲暇生活方面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减少差异性。目前,我国民众的闲暇生活质量普遍不高,但是,闲暇生活状况和公共休闲设施差异性比较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闲暇生活要减少城乡差异、减少地域差异、减少基础设施供给不均衡的差异,减少不同层次闲暇质量的差异。我国人口众多,未来人们的休闲需求总量大,而城乡休闲空间和产业供需矛盾很大,在我国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内人群聚集,如果管理不当则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这也是我国休闲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2.闲暇教育急需加强。1991年斯坦福国际研究所发布报告,列出了未来10年最重要的社会地位象征,其中就有自我支配的自由时间、工作与玩乐的统一等重要指标,休闲位居首位。随着我国城镇生产率普遍提高,休闲时间必然延长。由于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导致的我国公民道德素养滑坡,人们普遍存在信仰缺失、道德底线受到冲击。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逐步深入,“八荣八耻”的道德准绳在进行不断灌输,但是社会精神生活和生活领域中存在很多问题。加上我国普遍缺乏关于休闲方式、休闲活动、娱乐、游憩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不健康和低俗、消极的活动很容易充斥人们的生活。因此,为了避免精神层面的生活导致社会问题,除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凝聚精神合力之外,还必须对全民进行正确的闲暇观念培养。

  在西方国家闲暇刚刚兴起之时同样存在很多“恶习”。1619年普鲁士《魏玛宪法》开始推行普及教育,这种普及教育是由于社会化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但是随着教育的推行,一些原本对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文化素质要求较高的休闲娱乐方式,比如阅读、竞技运动、艺术欣赏在普通大众中得到了推广。18~19世纪西方国家资产阶级为了纠正工人阶级所谓的“两便士啤酒、姜饼义卖和淫秽画”生活习惯和审美,把他们从酒馆、赌桌和妓院中“解救”出来,成立了“恶习纠正会”,倡导展开以资产阶级价值观为主导的理性娱乐运动,使得公园、博物馆、音乐会、剧院这种高雅的地方也成为收入低廉的工薪阶层随意进入的场合,这种闲暇的教育提高了西方国家普通民众的闲暇格调和生活品味。针对目前我国民众的闲暇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误区,学者和专家亦应当提出进行闲暇教育的良好对策,以切实提高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3.强化学科专业支撑。近几年,我国出现了一批休闲研究专著和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对闲暇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章海荣、方起东所撰《休闲学概论》(2005)、楼嘉军所撰《休闲新论》(2005)等著作。中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开设的休闲与游憩课程,为休闲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科和专业支撑助推力不够。主要表现在闲暇理论的专业支撑不够,社团的影响力还小,研究视野还比较窄,高校课程开设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与国际研究水平差距还很大。究其原因,一是高校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没有带动起来。高校承担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项职能,应当发挥高校作用,把高校建成创新高地、服务高地、人才培养高地、科学研究的高地,首先就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台湾高校在休闲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走到了大陆高校的前头,值得国内高校学习和借鉴。二是科研院所研究力度不够,目前我国有关闲暇和休闲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学术基地很少,现有的研究单位作用也没有发挥到位。因此,加大各地科研院所作为智囊库和建言献策的基地建设,也是促进闲暇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J·曼蒂.L·奥杜姆.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2]托尔斯泰·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4:654.

  [3]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成素梅,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4]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59-64.

  [5]孙承志.休闲哲学观思辨[J].社会科学家,1999,(4):38-42.

  [6]季斌.休闲:洞察人的生存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5):54-57.

  [7]王雅林,董鸿扬.闲暇社会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35-89.

  [8]王宁.略谈休闲经济[J].中山大学学报,2000,(3):13-1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caishuilw/2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