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16349篇,占世界总量的30.3%,首次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热点论文数量世界排名保持第1位,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第2位。
按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9.36万篇,占世界总量的26.9%,被引用次数为64.96万次,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均位列世界第一。
近2年间发表的论文在最近两个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论文称为热点论文。各学科论文在2013-2023年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论文称为高被引论文。
截至2023年7月,中国的热点论文数为1929篇,占世界总量的45.9%,数量比2022年统计时增加6.7%,世界排名保持第1位,美国位列第2;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5.79万篇,占世界总量的30.8%,世界排名保持在第2位。
值得关注的是,按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统计,中国在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和数学6个学科排名世界第1位,较上年度新增了数学学科。
《报告》指出,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总体产出持续增长,国内重要科技期刊论文入选卓越科技论文比例显著提升。2022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59.58万篇,较2021年增加11.53万篇。卓越科技论文数量达到2万篇以上的学科有临床医学、化学、环境科学等10个学科。
随着我国继续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力度,高被引论文中以我为主的国际合著论文占到了近三分之一。2022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国际合著论文为15.92万篇,占中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1.6%,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全部国际合著论文的73.3%。
与此同时,2022年中国发表的被引频次进入学科前1%的论文中,以我国为主发表的国际合著论文3099篇,占比31.9%。
“中国国际科技论文受到国外关注,四成以上引用来自国际论文。”《报告》显示,2018—2022年,在中国当年发表即被引用的科技论文中,四成以上是国际引用,2020年甚至超过五成。国际引用2022年中国SCI论文的分析表明,美国引用中国论文的数量最多,而能源、化学、材料、环境科学4个学科引用中国论文的比例较高。
在中国科技论文交出亮眼成绩单的同时,中国国际科技期刊影响力进一步提高。2022年总被引频次进入本学科排名前四分之一(Q1区)的中国期刊共有35种,比2021年增加14种;影响因子进入Q1区的期刊137种,比2021年增加29种。
不仅如此,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影响力持续提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吸引高水平论文的能力不断加强。2022年,中国科技期刊发表了4.19万篇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产出的科研成果,论文主要分布在临床医学,农学,计算技术,环境科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和地学等学科。
最后,想要具体期刊或论文详情名单的,可联系本站学术顾问为您提供。
6月24日,福州大学图书馆发布题为《关于停止订购爱思唯尔(Elsevier)ScienceDirect 全文期刊数据库的通知》公告,据公告,福州大学已暂停续订爱思唯尔 ScienceDirect 全文期刊数据库。 公告称:近年来,爱思唯尔数据库价格每年涨幅为 8%,2025 年采购该数据库预算将达
发布时间:2025-07-07近日,有网友晒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韦东奕的公示材料照片,称韦东奕将成为北大副教授,长聘日期从2025年8月1日开始。 2019年12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同年,韦东奕与田刚院士等人的合作论文Small gaps of
发布时间:2025-07-01近日,青大附院肿瘤医院院长、市北院区院长邱文生教授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专家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合作研究成果,在顶级医学刊物 《 柳叶刀 》(The Lancet) 全文发表。该研究为全球首个CLDN18.2 CAR-T胃癌随机对照研究(CT041-ST-01),相关研究成果同步在2025年美国临
发布时间: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