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学论文

教研共同体意识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发布时间:2021-07-09 11:33:36更新时间:2021-07-09 11:33:36 1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院校最主要的两大职能,高水平大学必定将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得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密切相关,而学科知识的发展和深入则得益于科研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1]。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而言,更有必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但随着高校项目评审、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逐渐向科研成果倾斜,“重科研、轻教学”已成为教研失衡的催化剂[2]。教学任务与科研工作有理有据、有机有趣地结合,以教学问题作为科研导向,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实现“教研相长”,是值得积极主动、努力探讨的问题。

	教研共同体意识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何为教研共同体意识?

  教研共同体意识起源于德国柏林大学,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得到发展与完善[3]。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述书本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质疑精神、探究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得不到培养。教研共同体强调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教师将科研思维、成果引入课堂,学生在课堂的提问、质疑为后续的科研提供思路。从而摒弃死记硬背,代之以师生共同探索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对高等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4]。在医学基础教学中贯彻教研共同体意识可为锻炼、培养医学生的探究、创新思维奠定基础,同时也可推进专业的科研发展。

  2在组织学教学中贯彻教研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

  组织学属于医学形态学范畴,是研究人体正常组织微细结构、功能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是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大一新生最早学习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5]。因此,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医学思维逻辑的建立,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少互动和主动的质疑与思考。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医学新生普遍反映组织学课程内容复杂、概念隐晦、结构抽象、难以理解和记忆;理论考试对主观题的解答存在较多困难是考核通过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科研问题与教学问题脱节,无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年轻教师在教学中的收获也较少,长期如此,容易产生教学厌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学术视野与知识不断拓展,理论创新、解决问题及探究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若能将科研思维、前沿成果融入教学过程中,课堂将不再是单纯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是引导学生以质疑和批判的眼光探究真理,学生的科学素养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提问也将会成为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使得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充满学术精神。

  3如何将教研共同体意识贯彻于组织学教学中

  3.1培育学生问题意识是教研共同体意识实施的基础

  组织学实验课主要是通过观察切片、模型,了解和掌握人体正常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先讲解需观察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学生再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年轻教师常“照本宣科”,学生易“按图索骥”,主动思考、质疑精神得不到培养。笔者所在教研室教学团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组织学“互助小组”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护理、全科医学等专业的教学改革应用中也取得明显效果[6]。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师生角色互换”,即教师课前只告知学生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难点,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5人),带着问题去观察每张切片并进行小组讨论和学习;形成学习结果后,用显微成像系统展示所采集的图像,并由小组代表汇报学习内容、判断依据、形态结构特点,以及觉得有争议之处和解决方法。学生汇报结束后,鼓励全班同学自由提问,由汇报的同学及其所在小组同学负责回答;教师也通过引导式提问达到查漏补缺、提纲挈领、诱“题”深入的效果。提问阶段常是教学中最精彩的环节,教师通过学生的提问、回答,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敢于质疑的意识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入科研学习打下基础。

  3.2科研思维融入教学是教研共同体意识实施的关键

  针对学生在理论学习或实验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应给予耐心的引导、归纳、总结,并导入科研思维。以“神经组织”一章为例,学生普遍反映较难理解,其中蕴含了大量的科研思维,每个知识点的讲解均可作为科研素质培养的载体。近百年来,与神经科学有关的诺贝尔奖多达20项,如讨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特点时,可适当引入诺贝尔奖的故事:由于神经组织的复杂性,人类对神经组织的探索较为艰难,为了观察神经元,须先对其染色,意大利细胞学家C.Golgi(高尔基)用铬酸盐-渍银法染色,终于首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西班牙神经组织学家R.CAJAL(卡哈尔)对高尔基的方法进行改进,通过还原硝酸银染色法显示最细的神经末梢,发现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仅有“接触”关系,二者共同获得1906年诺贝尔奖。此外,在讲述“突触”及“神经冲动”概念时,可引入英国学者C.S.SHER-RINGTON(谢灵顿)及E.D.ADRIAN(艾德里安)于1932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故事。教师也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神经冲动”通过什么途径使下一个细胞发生兴奋?这一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较困难,可以引入D.LOEWI(勒韦)及H.H.DALE(戴尔)因发现“乙酰胆碱”、提出“突触的化学传递学说”,于1936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故事。诺贝尔奖的背后蕴藏着宝贵的科学和人文精神,“追根溯源”“刨根问底”正是医学生科研思维、科研素养培育的关键。

  3.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研共同体意识实施的保障

  随着问题意识的鼓励和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的兴趣和求知欲越来越高,实验课观察切片时发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但无法在教材中找到答案,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讲解也不能完全解答他们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连教师也不能马上给予准确的解答。例如,在讨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细胞核数量差异时,曾有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骨骼肌有多个细胞核,而平滑肌只有1个,心肌有1~2个?这些结构差异与其功能有无联系?这些问题在教材上确实无法找到答案。因此,教师可介绍课外参考书籍,或教导学生如何通过中国知网、WebofScience等网站查阅文献。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和本学科知识,也应鼓励学生课后针对自己所发现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对于查阅资料仍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鼓励学生以申请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方式进行深入探索,如指导学生撰写项目申请书的立题依据、研究目的、意义、技术路线等,培养学生以科学方法、创新思维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4教研共同体意识贯彻于组织学教学中的意义

  4.1教学促进科研

  哲学家波普尔曾提出“科学发现始于问题”的命题。爱因斯坦为探究“追赶光波”的问题而创立狭义相对论。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也起始于“光的本质是什么”这一科学问题[7]。在16世纪,随着显微观察技术的发明,借助组织学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微细结构,探究其发育规律,使得组织学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组织学的教学也应当是师生共同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该课程概念抽象,不像解剖学那样摸得着,因此学生的疑问相对更多。“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揭示宇宙奥妙的钥匙。教师应该像对待“种子”一样重视学生的疑问,细心浇灌,因势利导,有些甚至可以转化为教师的“科研课题”。笔者曾长期收集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课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科研灵感。例如,笔者所申请并获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部分研究内容即受启发于学生在学习“免疫系统”章节的疑问。学生在惊叹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强大、妙不可言的同时,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人体免疫系统功能都那么强大了,为什么还会有癌症、艾滋病、乙肝等难以攻克的疾病?它们难道能逃避免疫识别?”笔者从中受到启发,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其中,发表在PLoSPathogens上的研究揭示了HIV如何逃避免疫系统的“围剿”[8];发表在NatureStructuralandMolecularBiology的论文在分子水平阐明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通过突变改变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递呈病毒抗原的方式,使其逃过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9];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进一步从原子水平阐明了HIV如何逃过免疫系统识别[10];发表在PNAS上的研究揭示了癌细胞如何逃避免疫系统识别[11]。联想到当时正在进行的实验研究,笔者从中药九香虫中纯化获得抗肿瘤活性蛋白细胞色素C,但外源性蛋白存在免疫原性,实验遇到了瓶颈[12]。看到上述论文,笔者当时就想:如果利用慢病毒HIV能逃避免疫系统识别的特性,通过克隆九香虫细胞色素C基因,以慢病毒载体携带九香虫细胞色素C基因,在病毒感染癌细胞时,细胞色素C基因即可随病毒颗粒进入乳腺癌细胞并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并克服了外源性蛋白作用于机体可能引起的免疫反应。这也是所申请课题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思路。此外,笔者所在高校鼓励本科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在将教研共同体意识应用于教学的班级中,学生主动申请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积极性较高。笔者在2013-2017年鼓励、指导学生撰写、申请、实施创新实验项目7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校级4项,均已顺利结题。由此可见,将教研共同体意识贯彻于课堂中,赋予了本科阶段教育宝贵的学术精神,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对师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有帮助。

  4.2科研反哺教学

  在自媒体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教材的更新速度则相对较慢,教师通过从事科学研究,更深入地了解学科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技术变革,可以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加深对本学科的认识,在教学中可更加准确地把握重点、拓展广度、增强深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对前沿科技动态的持续关注,在课堂上还可对教材中尚未研究透彻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完善,如组织学教材中常能见到“功能不详”的表述,教师可以及时将学科的新知识、新观点融入课堂教学中,提升组织学教学的“先进性”。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将教研室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如在讲授“生殖系统”一章时,笔者将本教研室在As2O3影响大鼠生精细胞凋亡领域十多年的研究成果融合入教学中,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将教师潜心做研究的感悟传授给学生。科学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重大科研成果通常是伴随着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而诞生的。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此外,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来之不易,提升教学质量,达到科研反哺教学的效果。

  4.3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标准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青年教师,更要肩负起科技创新和培养人才的双重责任,成为高校两大基本职能———教学与科研“双肩挑”的骨干。目前,教学与科研水平已成为衡量青年教师个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青年教师塑造个人形象的动力之一。教学与科研为青年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平台。通过从事教学工作,青年教师可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增强探究知识的使命感,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讨论可为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灵感与思路。通过科学研究,青年教师可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前沿动态,从而加深对学科的认识。此外,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还可反哺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教研共同体意识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实施,丰富了教学内涵、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照本宣科的弊端,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此外,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通过设计实验项目、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其科研素养、创新意识、质疑精神、团队意识等均得到了系统的培养与提升,严谨的治学态度将为其未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教学相长是提升青年教师与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师生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

  5小结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13]。组织学是医学院校学生最早学习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将教研共同体意识贯彻于组织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医学生科研思维的关键环节。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教师须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科学问题可转化为科研课题,激发师生的科研热情,科研中的研究思路、成果又能为教学提供宝贵素材。教研共同体意识将会成为“教学型”高校向教学、科研综合发展的“双一流”高校进军的推进器。

  参考文献

  [1]张健.以科研促进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9,27(1):73-74.

  [2]黄毅静.浅析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分离现象[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31(4):103-105.

  [3]武永江,邓斌.“双一流”建设视域下教师教研共同体意识的培育[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9,22(1):19-21.

  [4]周金燕,王烽.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建构———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基础[J].教育经济评论,2017,2(6):20-30.

  [5]蔡仁莲,陈伟,檀军,等.混合式教学在非临床医学专业组织胚胎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6):2590-2592.

  《教研共同体意识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来源:《现代医药卫生》,作者:檀军 蔡仁莲 陆祥 何志全 柳琼友 陈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yuxuelw/72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