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学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25 10:19:16更新时间:2022-03-25 10:19:16 1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的教育发展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与此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高度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权利,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公平,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

  1.1建设和谐幸福校园,保障了留守儿童的幸福度

  建设功能先进、设备齐全的学校,加快了农村学校的标准体系化建设。目前,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已经全面实施寄宿化管理。同时建立校园三防建设,设立监控设备教室,有85%的学校实现24小时的轮流值班和监管寻访制度,并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讲座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安全理念,提高其安全自救、应急避险的能力。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积极开展消防、防震演练、安全教育讲座培训并建立法治专栏等。目前,全国已经建立多个安全示范学校,不断加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还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体育竞赛、文艺表演等专项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按时为留守儿童配备心理辅导教师,招聘大批特岗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建立了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办公室,为留守儿童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激发了留守儿童的内生动力。

  1.2结对帮扶效果显著,解决了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

  目前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已经全部实现建档立卡制度,并建立相应的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全部实现对留守儿童的台账和检测管理,保障了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1]。一些县级、乡级部门与当地的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开展对留守儿童的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共青团系统在网站上招募志愿者,帮扶当地乡村建立志愿者组织、义工团,设立帮扶基金。学校针对留守贫困儿童发放助学金,并尽最大努力减免住宿费、学费和餐费等。同时,学校还为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中职业教育,确保孩子们不因家庭困难失学而影响就业。充分利用省级教育基金扶持留守儿童,呼吁社会各界参与教育扶贫活动。有的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开展教师责任监管制度,将留守儿童托付给教师、班主任和学校的后勤管理者,通过这些老师担任孩子的生活代理员,随时随地地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的地方实施留守儿童关爱专项计划,为留守儿童建立“爱心之家”,提供免费的餐饭和食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指导和文化教育等活动,定时开展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保障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

  1.3教研助推成绩显著,保障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一些高校积极成立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教研组,并分期分批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示范学校。教研组聘请相关的留守儿童教研员,努力开展爱好习惯培养、身心健康辅导、教育品德养成、法治教育等活动,通过实地调查等方式及时地了解留守儿童近期的动态信息,对相关的教师进行访谈和咨询,开展教研大会进行指导。与此同时,还利用“互联网+教育”等平台,与父母进行咨询沟通,开通相应的亲情互动,让孩子在学校也可以与家长沟通,实现“学校、家长、孩子”三方的互动沟通,搭建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目前,教研组已经在各个高校建立互动平台和工作室,通过互动研究、知识讲座等方式,已经培养了大批的留守儿童咨询员,每年受到关爱的留守儿童平均达到12万余人次。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家庭教育观念不足导致留守儿童教育不够

  因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留守儿童缺乏家长在心理、学习、健康等各个方面的辅导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成长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不能因为父母没有时间而放弃了对孩子教育的责任[2]。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不够乐观,不完全是因为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而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家长缺乏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是孩子们后期学习教育的基础,若家长不能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负责,则不论是监护人还是学校,都难以转变孩子们厌学的态度,家庭教育环境不容忽视。虽然大部分父母在外打拼挣钱,但都是为了孩子能够生活得更好,家长大都对孩子有溺爱心理,经常放任孩子,实际上是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味地偏袒维护孩子,就会导致孩子的学习状况不佳。

  2.2农村经济条件薄弱制约了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

  根据被调查的留守儿童家庭收入情况来看,大约56%的农村家庭收入较低。其中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多数为留守儿童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月收入在5000~7000元的占14%(图1)。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收入低,导致身体健康状况受到一定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制约了生活条件,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幸福程度。只有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增加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才能有效地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在乡村振兴规划进程中,随着农民家庭收入的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幸福感会逐步提升,物质生活条件将变得更加丰富,进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

  2.3学校教育资源缺乏影响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成效

  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分析可知,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不充足,一些农村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和体育器材严重缺乏,学校投入资金不足,教师数量少,导致学校整体教育水平落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成效与老师的学历结构有直接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学历偏低,其中大专学历的教师占调查总人数的48.14%,中专学历的教师占27.78%,本科学历的教师占12.96%,初中学历的教师占5.56%,高中学历的教师占5.56%(图2)。被调查的大多数留守儿童反映现在的教学资源偏少,上课基本依靠老师在黑板上划题,导致他们学习效率不高。相比有少数学校教育资源丰富一些,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就相对较高。学校因为教育资金有限,很难外聘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在教师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因为外聘教师数量不够,通常由一个老师教授多门学科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育效果。

  2.4留守儿童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阻碍自身的学习兴趣

  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保障,加之学校大多没有相对应的心理辅导室,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同学之间在学习沟通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他们便会产生心理压力,导致学生对学习集中度不够,降低了学习兴趣。据调查,因为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经常会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情绪,遇事缺少倾诉对象。当留守儿童心理状态比较健康时,对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当留守儿童心理状态比较消极时,对学习兴趣也会相对减少,还可能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兴趣影响很大。

  2.5农村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导致留守儿童教育缺失

  根据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分析可知,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教育能力有限,文化观念思想落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形成不了监管的作用。同时,由于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教育理念和方式上都存在一定问题,使得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形成了以自我为核心的性格特点。另外,留守儿童与临时监护人的代沟较为严重,缺乏与监护人的情感交流,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出现断层。如果监护人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留守儿童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就会更高。因此可以得出,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

  2.6教育帮扶制度不够完善导致留守儿童教育动力不足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一些基层政府和教育部门工作大都停留在呼吁的阶段,还没有出台足够的关于帮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政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活动覆盖地区较小,新闻媒体关注程度不够,政府对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力度缺乏管理成效,许多地方乡镇政府不能很好地协调沟通,缺乏联动机制。虽然各地教育帮扶制度在不断地推行发展,但在农村实施的效果欠佳,新的教育帮扶制度不能被家长们认可,例如:家长们认为孩子不需要学校实行寄宿制度,他们甚至认为放学后家里的老人更需要孩子。另外,在农村地区大学生不多,很难构成大学生志愿组织,当地的义工团基本很少有人去报名,造成很多留守儿童的福利活动不能及时举办。

  3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3.1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有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教育与关心而选择早早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因此,更应该从问题的根本上出发,解决留守儿童的基本教育问题,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学习教育的重要性,要为孩子们在幼儿时期就树立良好的榜样与价值观,培养孩子们的学习意识。即使父母外出打工不在孩子身边,也要做好必要的家庭教育,父母需要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与孩子谈心,锻炼孩子在生活中的处事能力,解答孩子在生活、学习上所遇到的困难。父母要时刻明白孩子的教育主要靠父母而不是一味地依靠学校和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父母要与孩子及时做好沟通教育,帮助孩子树立积极正确的观念[3]。儿童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快速生长阶段,父母应及时了解儿童在学校的情况并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的教育教学,在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关注孩子的成长,承担作为家长应尽的责任。

  3.2学校应给予孩子们良好的教育环境

  由于某些地区教育资源贫瘠,不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无法给留守儿童相应的良好教育,导致有些农村地区的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帮助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部分,也为家庭教育缺失的儿童提供了另一个接受教育的场所。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儿童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但有些地区教育资源匮乏,信息不能及时传播出去,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缺失。因此,应该从根本出发,积极发挥学校的优势,为留守儿童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3.3学校应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留守儿童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学校作为接受和教育留守儿童的实施单位,应该竭尽所能从多方面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建设,帮助留守儿童打开心扉。针对心理和行为等出现问题的留守儿童,学校应展开多方面的照料与关怀,可以在学校配备“心理咨询师”和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课,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困境。同时,教师也要及时通过家访,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实时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并与监护人积极沟通配合,让儿童获得家庭与学校的双重帮助。还可以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联络沟通,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及时了解情况,使其父母明白家庭关怀的重要性,让他们切实关心学生的成长和精神状况。

  3.4政府应该努力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的经济

  父母是儿童教育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留住留守儿童父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要加强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生产条件和种植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留乡建设的积极性,让更多年轻人选择留在农村、建设农村。政府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为更多的留守儿童家长提供岗位,保障家庭收入,让他们既可以在本地挣钱养家,又可以照顾孩子,保障留守儿童的教育。

  3.5营造积极的有关留守儿童的文化氛围

  部分留守儿童受老旧观念影响认为读书无用,拒绝接受教育,早日步入社会。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让留守儿童及监护人充分了解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明白在现代社会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从而重视起学习与教育。同时,相关部门应积极与村委会联系,与村干部等受过高等教育并在村里有威望的人沟通,通过走访、宣传等形式,让更多的监护人明白培养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更愿意为儿童的教育投入时间金钱,也更愿意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帮助留守儿童学习成长。学校也要积极展开文化宣传,不能只止步于学习方面的日常工作,也要对学生进行文化宣传与文化熏陶,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从而整体提高留守儿童素质,让其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6建立长期稳定的农村留守儿童管理与帮扶制度

  政府应从实际出发,遵从留守儿童的管理与帮扶政策,完善留守儿童帮扶制度,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从真正意义上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政府的关照,从根本上改善留守儿童生活。同时也可以对当地的贫困家庭进行登记,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单独档案登记,便于更加精准地对留守儿童实施帮扶政策[4]。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与相关组织签订协议,定期对各个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走访,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受到帮扶的真正情况,并对有关部门进行监督与检查,从更大的程度上保证留守儿童的权益。

  [参考文献]

  [1]李旭楠.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乡村科技,2019(7):24-26.

  [2]宋月萍.父母流动对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证据[J].人口研究,2018,42(5):68-77.

  [3]段颀,刘冲,钱留杰.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基础教育的影响[J].世界经济文汇,2020(3):107-120.

  [4]马多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帮扶的长效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3):24-27.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作者:刘旭 胡国杰 辛雨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yuxuelw/74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