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社会学论文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浅析《连城诀》铺设的江湖苦旅

发布时间:2015-06-22 16:59:22更新时间:2015-06-22 17:04:10 1

  连城诀是金庸的一本小说,很多爱好武侠小说的人对此并不陌生。本文对该小说中人物的命运进行了一些分析,是一篇文学评论论文范文,文章题目是浅析《连城诀》铺设的江湖苦旅。
  摘 要:“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英雄的毁灭使英雄变得崇高。”[1]的确,纵观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心系苍生、胸怀天下而又壮志难酬、以身殉国的“悲剧英雄”、“侠之大者“比比皆是,但命运悲剧轮回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主线也不曾缺少。置身事外的旁观、冷眼的叙述、直白的笔触,也许金庸笔下的《连城诀》就是那部最不忍卒读的小人物命运悲剧。淳朴善良的主人公狄云在金庸笔下架设的险恶人性江湖上走过了一段被陷害、冤屈、背叛的苦旅,经受了精神与肉体的洗礼,终得归隐的宁静。

  关键词:人性,悲剧,小人物

  作者简介:马虹飞(1990-),女,汉族,山东威海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一、江湖苦旅

  (一)陷害之苦

  小说的开章以“乡下人进城”为题,描写狄云与师妹戚芳陪师父戚长发一同进城为师伯万震山拜寿,其实也是暗指狄云被迫踏入江湖的开始。连城宝藏的布局早已将狄云牵入其中――貌似憨厚古朴的师父却有着一个“铁锁横江”的油滑名号,故意教错的“躺尸剑法”,明为拜寿暗为夺取剑谱的诡计,使得单纯的狄云一开始便是这剑谱棋局上的可怜棋子。在师伯的寿宴上,不谙人情世故的狄云因吕通弄脏师父的新衣而向其大打出手“抢尽风头”,被师伯的八个弟子借着“比武切磋”为名教训一番,单纯的狄云丝毫不察。可这一顿打却仅仅只是开始,随后狄云又落入万震山弟子们布置的阴毒陷阱之中。因觊觎狄云师妹的美貌便诬陷他为贪财害命的采花贼,被削去右手的五根手指,用铁链穿上琵琶骨,关进大牢,落得终生残疾。一连串的悲惨遭遇使他不禁愤慨“自己没做半点坏事,无端端受了世间最惨酷的苦楚。”[2]的确,他一介乡下纯朴少年又哪里知晓城里纨绔子弟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在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掌控中,狄云的江湖苦旅才刚刚展开。

  (二)冤屈之苦

  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并非风平浪静。与狄云同处一室的大侠丁典误认为他是仇家派来的卧底而对他拳打脚踢,百般折辱,持续三年之久;逃狱再次踏入江湖后为躲避恶僧宝象追杀,狄云又忍受着的无法想象的痛楚扯光自己的头发。经历了种种磨难后的狄云却并没有得到上天的垂怜,脱险后又被冤枉成采花淫贼被踢断了腿,遭到众人追剿,命悬一线。使他只能拖着残败的身躯发出无奈而又心酸的感慨“我命中注定要给人冤枉,那也无法可想”[3]!就在他静待死亡时命运却同他开了个讽刺的玩笑――他一路上受到的迫害和冤陷几乎全部来自于江湖上的“正派人士”,危难时的相救却出自于那恶贯满盈的血刀老祖之手!多么戏剧而又讽刺的一幕!江湖上自诩为正义之士的侠客宁枉勿纵,却不会相信一个自称含冤的乡下少年,而正派人士眼中凶狠残暴的血刀老祖却轻易给了狄云一次生的机会!相比正派人士的虚伪,血刀老祖的坏与恶是那么的痛快与干脆!

  (三)背叛之苦

  肉体上的疼痛可以忍受,精神上的摧残苦不堪言。原本青梅竹马的师妹戚芳在他受冤入狱后选择了转投仇人万圭的怀抱,这样的打击让狄云直接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气;武功既成后他本想手刃万氏父子报仇但无奈师妹苦苦哀求,却只能再度委曲,含恨离开;尽管早已察觉了师父戚长发的累累恶行,可过于渴望的亲情与温暖,使他依然固执地踏上寻师之途,却不想宝藏面前师父的贪欲湮灭了一切,刺向狄云的那柄利刃早已割断了所有情分。到这里,狄云心中残存的希望彻底破灭,他的江湖世界彻底分崩离析。江湖留给他的回忆只剩下深深的苦楚和绝望。

  二、人性之恶

  古龙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金庸的笔下,江湖是无形无限的,它是侠客手中的刀剑,是隐者心中的悲凉,是权势变幻的莫测,是欲望贪婪的诉求。而少年狄云被推入的江湖,恰恰是这人性的丑陋。他像每个江湖人一样蜷据其中,无奈地在这苦旅路上前行。

  (一)伪善之恶

  传统武侠小说中大侠多是以正面形象示人,而《连城诀》中却消解了这一形象。花铁干,数十年享誉江湖的正派大侠,在大雪封山,师兄弟皆惨死于血刀老祖刀下后,为了苟活,瞬间变成了另一个人。先是毫无气节、跪地求饶,后不顾死者尊严,扒衣取暖,甚至食尸裹腹。又为在各地英雄豪杰面前保全名誉,冤枉狄云和水笙有奸情几欲斩草除根。花铁干的所作所为,写尽了人性的弱点。单单为了活下去,不论活得好坏,乃至活的毫无目的、意义,人就可以什么都做得出来。

  (二)冷酷之恶

  为夺得剑谱,同门师兄弟可以对恩师狠下杀手抛尸湖中;荆州知府凌退思甚至不惜残忍地将女儿活埋。为隐藏宝藏,戚长发故意将正确的剑谱改得文理不通来欺骗徒弟;因女儿误失连城剑谱,眼看着她落入仇人虎口而不去相救,更是冷酷至极!为夺取宝藏,各路武林人士在天宁寺上演了惨无人性的血腥厮杀。宝藏面前,亲情、友情、爱情被肆意践踏,对金钱和利益的追逐超越了一切,残酷的江湖里到处弥漫着丑恶的人性。

  这个由人性之恶所网织起来的江湖带给小说主人公狄云的感受是憎恶和厌弃,权势财富导致的贪欲使人性变得扭曲和残酷,他行走在这充满丑恶、贪欲和恶人横行的江湖上,遭受了极不公正的苦难,但他没有被贪欲所腐蚀,相反处处表现出坚韧顽强的反抗精神。狄云在遍尝世间辛酸之后,逐渐由一个土头土脑、憨直朴拙的傻小子变成一个有独立人格意识的人,他的确不是大侠,但他是一个懂得善恶的真英雄。他向世人传达了江湖并非完全被黑暗吞噬,人性的一点微弱的光亮依然存在。而文章的最后,金庸也给予了狄云一个温暖的结局――美丽多情的水笙姑娘正静静地等着他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2.

  [2]金庸.连城诀[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

  [3]金庸.连城诀[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
  文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学术期刊之一。其前身为创刊于 1913 年 7 月 1 日 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 (1924 年 ) 、《西大学报》 (1939 年 ) 、《西北学术》 (1943 年 ) 、《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 年 ) 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huixuelw/5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