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区域、学科领域、评职级别和评审单位对学术成果要求存在差异性,参评人在申报职称前,务必仔细阅读单位评审文件要求,确保所准备学术成果符合单位评审文件要求。下面一起看看2024-2025年高校评职称学术成果要求(论文、著作、发明专利)。
一、顶尖高校(985/双一流A类)
代表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职称等级:教授/研究员
1、论文
理科/工科:SCI一区3-5篇(或Nature/Science子刊1篇);
社科:SSCI Q1/Q2或《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2-3篇。
2、发明专利:理工科更强调专利转化效益。例如,重庆对留学回国人员申报副高职称,要求发明专利在境内转化效益达 500 万元以上。
3、著作:需具备 ISBN 与 CIP 双重书号,理工科著作常要求配套发明专利。如中北大学规定晋升教授需主持国家级项目或国防重大项目,并发表高水平论文
4、典型案例
复旦大学(医学教授):
4篇SCI一区(IF总分≥20) + 1项发明专利(临床转化)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二、省属重点高校(211/双一流学科)
代表院校:苏州大学、郑州大学、深圳大学
职称等级:副教授
1、论文
理工科:SCI二区2篇或三区4篇;
社科:CSSCI 3篇或SSCI Q3 2篇。
2、专利:发明专利1项(授权即可)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排名第1)。
3、著作:省级出版社专著1部,或参编行业标准/教材。
4、典型案例
南京师范大学(社科副教授):
3篇CSSCI + 1部专著(江苏人民出版社) + 省级社科项目1项。
三、普通本科院校(地方高校)
代表院校:XX师范学院、XX理工大学
职称等级:讲师→副教授
1、论文
2篇北大核心/EI期刊,或1篇SCI四区;
部分学科(如艺术)认可作品参展(中国美协/书协)。
2、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项,或软件著作权2项。
3、教学成果:省级教学比赛二等奖可替代1篇核心论文。
4、典型案例
某地方师范学院(教育学副教授):2篇北大核心 + 1项实用新型专利(教学设备改进) + 省级教改项目。
四、高职高专院校(应用型)
代表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大学
职称等级:讲师→副教授
1、论文:2篇普通期刊(知网收录),或1篇科技核心;实践报告、案例研究也可计入。
2、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项,或软件著作权1项。
3、典型案例
某高职院校(机械讲师):1篇普刊 + 1项实用新型专利(校企合作产品) + 横向项目(到账5万元)。
五、综合比较与分析
1、学科差异
不同学科对学术成果的要求存在显著差异。例如,理工科高校可能更重视SCI论文和发明专利等成果形式,而人文社科类高校则可能更侧重于核心期刊论文和著作等。
2、提前规划
对于有意申报职称或申请学位的研究人员来说,应提前了解目标高校或单位的学术成果要求,并据此规划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成果积累计划。
综上所述,不同高校对学术成果中的论文、著作和发明专利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在准备相关材料时,务必仔细阅读并理解目标高校或单位的具体要求。
下一篇:没有了